-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
作者:朱碧玉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赏析 王安石变法 熙宁 人物形象 词作 作者 朝廷 少年
-
描述: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熙宁七年(1074)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是词史上第一个以健笔劲毫塑造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的词作。
-
德馨——王安石火诗三首赏析
-
作者:李采芹 来源:上海消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石火 德馨 南京市 神宗 江苏省 唐宋八大家 熙宁 人文景观 保守派
-
描述:火灾的诗文,进行注释、评价,供广大读者鉴赏。
-
患在好使人同己
-
作者:王涛 来源:英才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国人民 正统文化 青苗法 廉洁勤政 农民 官僚阶层 高利贷 熙宁 改革者
-
描述:本利收回,目的是避免农民受到地主高利贷的盘剥。要攻击王安石此项改革的动机,是缺乏学术良心的,但王安石的失败却值得后世中国所有的改革者引以为鉴,他忘记了中国的官僚阶层
-
王安石与诗谜
-
作者:唐嗣德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重叠 谜语 太阳 诗体 直接攻击 宰相 执政
-
描述:下台而未果(‘扫不开’);第三句指1075年(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收拾去’);第四句是指次年王安石又出任宰相(‘送将来’)。这首作为咏花的诗,本身已是谜语诗体,再加上寓意,反
-
《续通鉴》王广渊、王广廉相混说辨析
-
作者:梁太济 来源:文献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转运司 王安石 河北 资治通鉴 食货志 宋史 转运使 熙宁 黄以周
-
描述:数千道为本钱,于陕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
苏轼诗词中的咏月艺术
-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苏轼自请外任,宋神宗熙宁四年
-
沈括:《梦溪笔谈》(节选)赏析
-
作者:张厚余 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沈括 赏析 农田水利 古代农业 淤田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公元 熙宁
-
描述: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太原日报社高级编辑张厚余先生撰写农业古诗文的赏析文章,以飨读者诸君。
-
司马光因谗言得福
-
作者:张爱国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宋神宗 变法派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历史学家 熙宁 著名 政治 皇帝
-
描述: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的一个早晨,司马光起床简单洗漱后,吩咐仆役备轿。他准备在早朝上做最后一次争取,希望皇
-
王安石的大度
-
作者:王学礼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宋神宗 唐宋八大家 乌台诗案 定等 熙宁 人欲 当政 御史
-
描述:。于是,宋神宗征求王安石的意见,这时辞去丞相职被封为荆国公的王安石说了句一言九鼎的话,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使苏轼免于一死。
-
有一种善,燃血为灯
-
作者:游宇明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 宋神宗 改革派 至善 黄州 认识 生活 宋代 熙宁
-
描述:如果生活在宋代,我最想认识的人不是权势显赫的高官,不是腰缠万贯的巨贾,也不是美艳绝伦的美女,我最想认识的人是苏东坡。苏东坡是个大才子,还是个性情中人,而最让我欣赏的还是他的至善情怀。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当政,苏东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