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司马光 秘史 王安石 新发现 台谏 熙宁 吕惠卿 君侧 苏武
-
描述:新发现的秘史:司马光与宋神宗密谈实录
-
王安石炼字的“拗劲”
-
作者:徐乘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宋神宗 王安石 江南 熙宁 扬州 泊船 公元 锐意改革 汴京
-
描述:之隔的京口,但见皓月当空,青山隐隐,江水滔滔,不禁触动绵绵乡情,挥笔疾书,写下了《泊船瓜州》这首诗:“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
-
“三旨相公”漫议
-
作者:刘隆有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神宗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开国元勋 熙宁 官僚 宰相 小儿 赵普
-
描述:后世遂以之作为官僚的典型. "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如此简单言语,三岁小儿也会,王珪却凭此连做十六年高官.且皇恩日加,被封为"国公";死之日,皇帝还特意为之"辍朝五日",赠官太师,谥号"文恭".当初,宋朝开国元勋赵普曾大言,
-
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辨伪
-
作者:邓小南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文集 王安石变法 参知政事 中垂 熙宁 御史台 资治通鉴 御史中丞 翰林学士 顾栋高
-
描述:俟终日,是以自古君无过失而臣不好欺,盖知其几而遏其端也。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四方翘企以望
-
王安石《泊船瓜洲》考辨二则
-
作者:朱明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江宁 熙宁 翰林学士 写作时间 泊船 宋神宗 意见 时间问题 绝句
-
描述: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我们只要将三种具体说法略加辨析,此诗写作时间问题就可解决了。第二种意见明显有误。首先辨明其误有三。一是季节错误:诗写的是春天,而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是熙宁七年四月的事,返回江宁是六月十五(见《谢上表》);二是方向不对:以常理揆之,离开江宁问何目还是自然的,正返回江宁途中泊船瓜洲而问何日返江宁是反常的,因为瓜洲仅距江宁八十余公里,说还即还,无须发问;三是心情不对:持这种意见的人中有看出第二点矛盾的,于是解释“还”字,不是还江宁而
-
试论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仓法
-
作者:贾玉英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人 熙宁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经济改革措施 京师 监司 吏治 宋政府 枉法
-
描述: 仓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史学界对王安石的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经济改革措施的研究已比较精细,但对王安石创立仓法的背景及仓法的内容、作用等问题却罕有专门论述。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冀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有所补益。
-
来信照登
-
作者:范宁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斗争 北宋 己亥 孟子 异端 熙宁 文学创作 编辑 来信
-
描述:安石熙宁时
-
从王安石对太学的改革看其创新精神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新精神 太学生 法先王 熙宁 学官 闭性 经术 律学 神宗
-
描述: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清理和破除这种陈腐的历史传统,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古代就有不少卓有见识的改革家,力图突破封建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精神。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人物。
-
岳飞与祁门
-
作者:陈平民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岳飞 王安石 县城 绍兴 熙宁 江东 行人 徽州 地方志 祁门县
-
描述:庵”驻节,受到庵僧子珣的热情接待。岳飞在庵壁上题记留念,其题记之全文是:
-
应是熙宁
-
作者:天华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敏求 汉书·艺文志 校勘学 文献通考 熙宁 书社 职官 校正 北宋 后汉
-
描述:《校勘学史略》(岳麓书社一九八三年第一版)46页说:“直至(宋)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年),宋敏求上书日:“……先以《前汉书·艺文志》所载者,广求其文,令在馆供职官,重复校正,既毕,然后校后汉时诸书。(下略)”(见《文献通考》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