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90)
历史名人 (48)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3(13)
2012(18)
2010(15)
2009(9)
2008(13)
2006(15)
2004(3)
2002(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16)
中国戏剧(8)
艺术百家(2)
演艺科技(1)
消费(1)
中国盐业(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
华章(1)
文艺研究(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
作者:王省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演出  演出  传播  传播  接受  接受 
描述:《牡丹亭》早已家喻户晓,有关的研究著作比比皆是,而从传播的角度去研究的却少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来观照《牡丹亭》,重新审视《牡丹亭》演出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认识这一戏剧名著。
应是“满宫满调”
作者:王德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昭君出塞》  《今晚报》  女演员  高腔  满弓  演出 
描述:2006年5月19日《今晚报》刊载了《人生做好一件事》一文,其中说:有个女演员十年前演出《昭君出塞》时有句高腔没有唱好。经过勤学苦练,十年后再演,有观众对她说:“十年前您有一个高腔没翻上去,而这次
京城出现玩票新一族
作者:满羿 罗红霞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策划  艺术认识  京城  指导  组织  话剧  演出  笔记本电脑  艺术教育  牡丹亭 
描述:京城出现玩票新一族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白先勇 最美还是那株牡丹
作者:路琰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昆曲  加州大学  演出  精英文化  赞助人  西方  美国人  媒体 
描述: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广西桂林人。21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引起文坛轰动。1965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其文学成就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的瞩目。他策划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北京上演第100场。
诗多首
作者:戴盟  来源:茶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晶宫  牡丹亭  遂昌县  清心  迎春  演出  昆剧  黄龙  杭州  政府提供 
描述:诗多首
赏心乐事
作者:王芳 陶文瑜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杨贵妃  苏州人  唐明皇  牡丹亭  表演  演出  张继  陆文夫  演员 
描述:候我们大清早五点钟练功,我估计你经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上文化课了。
遗产的青春问题
作者:李文儒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遗产  长生殿  演出  问题  上海  艺术青春  现代社会 
描述:以来的第100场献演。接着是林兆华执导厅堂版《牡丹亭》在北京南新仓以明代服饰、叫代"家班"形式演出,演出场所是比故宫还长10岁的"皇家粮仓",票价580元至12000元。5月底6月初,上海推出4本
明清昆剧服饰的变迁
作者:王姝 曹娟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饰艺术  昆剧  家班  明清  脚色  折子戏  牡丹亭  演出  明代  戏曲 
描述:明万历年间,东南一带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亦随之昌盛。江南商民士夫,经营各种商业手工业发了财,或外出作官致仕返里,
关于《牡丹亭》的青春问题
作者:白先勇 李文儒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演出  传统艺术  观众  白先勇  文化现象  演员  非物质遗产  梅兰芳 
描述:演出结束后,您上台向全体致辞,我感觉您那时是非常欣慰,非常兴奋的。您说《牡丹亭》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