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1997(3)
1996(1)
1981(1)
按来源分组
中国典籍与文化(1)
中国哲学史(1)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社会科学杂志(1)
中学语文教学(1)
“继述”注释指正
作者:唐遇春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述  《汉书·艺文志》  “述”  顺宗实录  形声字  王安石  宋钦宗  《说文》  墓志铭  源流考 
描述:“继述”注释指正唐遇春“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继述”,课本注:继承、讲述。按,“述”是个形声字,从,术声。《说文》:“述,循也。”本义就是遵循、继承。如:①《书·五...
《中华姓氏源流考》举例
作者:柯昌济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姓氏  氏族部落  源流考  通志  《潜夫论》  急就篇  万姓统谱  何承天  王应麟  国族 
描述:》,黄本骥《姓氏解纷》和《续通志·氏族略》等著述,此外散见于古籍中有关姓氏之资料尤多。前人从简单的著
中国古代中央审判机关源流考略:初论中国古代诉讼主体机关的嬗变
作者:郑禄  来源: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判机关  中国古代  诉讼主体  源流考  司寇  皋陶  大理寺  古代中央  成熟时期  《周礼》 
描述:一方面却因无奈生民莫不有讼的现实不得不为我们留下诸如“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的记载。“不之尧之子而舜”之舜和“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之能断曲直者为孰?审判官也,在诉讼史学文化中只知官名不知官署的历史阶段,则是诉讼主体机关的异称。有诉讼必有审判,有审判必有审判官,有审判官必有审判官赖以供职的官署,即审判机关,道理应是不言而渝的。或有人曰,中国古代的诉讼均由行政兼理.(其实,别国古代大多数也是一样,立论者的偏颇此文搁过不论。)独立的、专职的审判机关是不存在的。理由是“独立”、“专职”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业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独立、专职的审判机关才流传到中国,不过,从诉讼文化上看.除开“独立”问题由于尚可别作相对绝对辨析姑可不论外,余下...
卦象爻数源流考
作者:张其成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十四卦  数字卦  《易经》  八卦  《周易》  源流考  大衍之数  周易研究  卦象  《周礼》 
描述:,“象”起源于卜,“数”起源于“筮”。“象数”是伴随占筮活动而产生的。占卜是中国上古社会比较重要的活动,至迟在公元前3000年就相当盛行了。迄今发现最早的占卜遗物是内蒙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卜骨,属鹿类动物的肩胛骨,有灼而无钻凿,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70页)。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龙山文化遗址(约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发现的牛、鹿、羊、猪等肩胛骨卜骨,有的已修治,有的已有钻凿,表明我国新石器后期占卜活动已相当流行。(同上书,第192、260、437页)在被大多数学者认定是夏代文化遗存的齐家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也都曾发现动物肩肿骨占卜实物①。齐家文化出土卜骨以羊的肩肿骨为主,一般都不钻不凿,只有烧灼的圆孔或痕迹;二里头文化出土的卜骨以牛、猪的肩肿骨为主,上...
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
作者:黄振萍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起源  科举考试  源流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王安石  《礼记》  经义  《论语》  中国文学 
描述:八股文起源与《论学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