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
宗教集要 (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2(2)
2009(3)
2007(2)
2005(2)
2004(1)
2001(3)
1996(1)
1992(1)
1991(1)
1986(1)
按来源分组
文化交流(3)
戏文(3)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
中国钱币(1)
今日中国(中文版)(1)
中国文化(1)
中国书法(1)
浙江林业(1)
渔业致富指南(1)
绿色中国(1)
浙江创伤外科》首届编委会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伤外科  编委会  浙江  彭淑牖  姓氏  副主编  詹文  郑敏  王益  正形 
描述:浙江创伤外科》首届编委会名单
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作者:胡小孩  来源:戏文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江风月》  胡小孩  文学作品  戏剧文学  越剧  中国  当代作品  浙江 
描述:曲江风月(据明·徐霖《绣襦记》改编)
朱达艺的钱维乔研究
作者:周育德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县城  西南部  人民币  人力三轮车  浙江  十字路口  明清  钱维乔  汤显祖  二元 
描述:朱达艺的钱维乔研究
杭州应是《水浒》孕育与成书的地方——浙江《水浒》研究会第1
作者:马成生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研究  学术研讨会  “说话”  水浒故事  杭州  水浒英雄  《七修类稿》  浙江  《大宋宣和遗事》  施耐庵的本 
描述:杭州应是《水浒》孕育与成书的地方——浙江《水浒》研究会第1
清代吴昌硕的篆刻“鲜鲜霜中菊”
作者:艾珺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昌硕  王安石  韩愈  选题  创作  印文  平等  清代  浙江  篆刻艺术 
描述:书画者。吴昌硕(公元1844-1927年),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卿,初字香朴,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以及仓!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吴东晓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飞来峰  熙宁变法  富国强兵  浙江  知县  政策执行  青苗法  鸡鸣  云遮 
描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任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期满,离任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径杭州,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
《中学经典古诗文》竞写
作者:汪汝峰 王斌 高慧照 杜伟国 叶灼生 张明涛 田云峰 王晓利 李永华 胡志飞 吕曙光 史留俊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古诗文  中学  经典  吉林  四川  山东  山西  浙江  黄鹤 
描述:《中学经典古诗文》竞写
浙江创伤外科》编委会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创伤外科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伤外科  编委会  浙江  彭淑牖  姓氏  华盛顿  副主编  詹文  郑敏  王益 
描述:浙江创伤外科》编委会名单
2007年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
作者:侯学平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  生命  史铁生  行走  浙江  根据要求  王安石  欧阳修  文字  题目 
描述: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牡丹亭》相约“回家”: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侧记
作者:朱旭明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文化节  莎士比亚  艺术展  场景  剧种  演出  浙江 
描述:回家”艺术展演的一个场景。 遂昌是《牡丹亭》原创地。明朝万历二十一(1593)年,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在遂昌任县令。万历二十六(1598)年弃官归里。他在遂昌五年任内兴教劝农、除恶缉盗、灭虎除害,汤显祖五年善政,把遂昌治理得如同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同时,他借俸著书,在此创作了不朽名著《牡丹亭》。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自问世起,备受人们欢迎,明代沈德符曾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自己最钟情《牡丹亭》:“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四百余年来,《牡丹亭》历演不衰,影响极为深远,在剧本、声腔、演出风格上就显示出多种选择、多种面貌,呈现演出的多样性;演出戏班有宫廷戏班、家庭戏班、专业戏班、民间草台班等;演种剧种丰富多彩,如赣剧、秦剧、豫剧、昆剧、采茶戏、歌舞剧、越剧、婺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