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3)
历史名人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1)
2012(2)
2009(1)
2008(4)
2007(1)
2005(1)
1996(1)
1995(1)
198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地质力学学报(3)
矿床地质(2)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
矿物岩石(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作者:张树明 王蕾 蒋振频 郭国林 刘金枝 安伟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研究意义  铀矿床  相山 
描述: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为13.73wt%和11.62wt%,密度为0.86g/cm3和0.87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为13.45wt%和7.95wt%,密度为0.91g/cm3和0.79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m和550m,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为578m和537m,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是930m和950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m、190~240m、727~902m之间。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修晓茜 张玉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铀矿  流体包裹体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描述:相山铀矿田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前人在相山铀矿田做过不少的研究工作,对其的成矿热液、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大加深了对相山地区铀成矿规律的认识。相对而言,对于矿田包裹体的研究和资料较少,本文旨在研究矿田内流体的基本特征,供今后的找矿工作
流体包裹体分析法在铀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以相山铀矿田邹家山、
作者:王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剥蚀厚度  铀矿床 
描述:~1640m,剥蚀厚度320~416m;沙洲矿床成矿深度38~1425m,剥蚀厚度190~240m,大体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Haas(1976)图解法在沙洲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比较接近合理,邵洁涟等(1986)的经验公式法在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最为合理,Bischoff et al.(1991)T-ρ相图法误差均较大。
断裂性质与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
作者:杨巍然 张文淮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压性断裂  张性断裂  韧性剪切带 
描述:特色;韧性剪切带在深熔阶段以发育硅酸盐熔融包裹体和纯CO2流体包裹体为特色,包裹体数量少,均一温度高,脆性阶段包裹体组合特征则与张性断裂相似
江西相山铀矿田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作者:黄锡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热液蚀变  热液蚀变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火山岩型铀矿床  火山岩型铀矿床 
描述:矿,前人做过较多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前人的研究大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前完成的,存在着信息陈旧,技术落后等局限性。后期虽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陆续对相山进行了研究,但在热液蚀变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上仍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是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分析总结、电子探针以及成矿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分析了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这对于更加有效、及时地指导相山铀矿田的找矿勘查工作,使找矿工作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缩小工作范围,提高勘查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后,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证实了前人的普遍认识,即相山铀矿田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热液蚀变过程,分别为成矿前的以钠长石化为主的蚀变(碱性蚀变),...
相山成矿古水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作者:周文斌  来源:矿物岩石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水热系统  古水热系统  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描述:本文从相山矿田地质背景和构造一古水文地质分析入手,根据矿物包裹体和碳同位素等数据,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原理,阐述了相山成矿古水热系统中热水溶液的物理性质、水化学成分、气体成分、酸碱度及氧化还原条件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相山铀矿田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王蕾 张树明 蒋振频 郭国林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成矿深度  沙洲铀矿床  沙洲铀矿床  相山  相山 
描述:度的规律性不甚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密度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获得的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分别是578m和537m,矿床形成后遭受过较大规模的剥蚀作用,其剥蚀深度大约在190~240m之间。
江西相山铀矿田沙洲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黄锡强 陈正乐 王平安 杨农 郅剑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相山铀矿田  沙洲矿床  沙洲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均一温度  稳定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描述:平均值为283.8×105Pa。由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估算成矿深度值为0.561~1.443km,平均值为0.946km;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等分析,得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水,并且有岩浆水以及地幔热液的参与。
江西相山矿田典型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
作者:张树明 曹寿孙 曾文乐 饶泽煌 谢国发 方欣 张莹 王蕾 张鑫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铀矿床  相山  相山  江西  江西 
描述: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呈抛物线型关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w(NaCleq)为13.45%和7.95%,密度为0.91 g/cm3和0.79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w(NaCleq)为13.73%和11.62%,密度为0.86 g/cm3和0.87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 m和550 m,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平均深度是930 m和950 m,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平均深度为578 m和537 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 m、190~240 m、727~902 m之间。相山北西部地区的抬升剥蚀程度强于南东部地区,显示东部和南部地区在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江西相山铀矿床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
作者:胡瑞忠 Burnard P 毕献武 彭建堂 苏文超 赵军红 蒋国豪 刘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床  黄铁矿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描述:决于其中的水,而主要取决于其中有无足够的C02。由于成矿流体中水和CO2的来源并非经常同步同源,因此,不弄清C02的成因,将难以说明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尤其是铀成矿的时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