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送友怀乡 寓情于景——读《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泊船瓜洲》
作者:家贵 晓牧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  黄鹤楼  广陵  泊船  唐代诗歌  王安石  扬州  李白  长江  故乡 
描述:在唐代诗歌中,思亲送友之作,俯拾皆是。然而,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别开生面,尤为感人。孟浩然,是李白在湖北襄阳结识的隐居诗人。异乡逢知己,情长谊更深。《送孟浩
王安石讲究“修辞”的一例
作者:陈紹程  来源:现代传播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修辞  唐宋八大家  瓜州  写文章  住所  金陵  博学  泊船  长于 
描述: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送我去 明月照我还——也谈王安石诗《泊船瓜洲》
作者:陈应祥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思想基础  不同角度  泊船  州县官吏  陕西教育  宋神宗  变法  社会现实  宋真宗 
描述: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吏,20岁以前,王安石随父在南北各地游历,广泛地接触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睹了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王安石:《感事》)的苦难生活,认识到官贪吏虐、豪强横行是民不聊生的根源。这些经历和认识对他以后改革政治、实现变法打下了思想基础。
“春风”“白日”质疑
作者:王振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资治通鉴  瓜州  熙宁  泊船  宋神宗  汴京  政治背景  江宁  黄河 
描述:合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时,却把背景搞错了。由于背景错了,对诗人的“心情,以及感情起伏的跳荡”的把握也不准确。舒文认为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是“诗人罢相归隐途中,路过瓜州”时写的。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是什么时间呢?《续资治通鉴》卷七十记载:“熙宁七年(1074年)夏四月丙戌安石罢相”。“夏四月”,春天已过,王安石从汴京(开
明“绿”固可重 暗“望”不可轻——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新解
作者:舒安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瓜州  泊船  保守派  江东  含而不露  江南  新解  小诗  深婉 
描述:字长期被人忽视、冷落了,它便是隐含于诗中的、不为人所见、只为人可体会的“望”字。在此诗中,“绿”字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而“望”字则是内在的、含而不露的。“绿”有它的修辞巧妙、意境清新的点睛作用,“望”也自有它的加强感情、情韵深婉的的价值。结合王安石写作此诗的
修改一字境界出
作者:舒义顺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瓜州  泊船  王安石  南宋文学  古代文人  北宋文学  境界  修改  绝句  春风 
描述:。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王安石真是做到了一字千改始心安,“语不
泊船瓜洲》主题新解
作者:徐如松 马桂英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大地主阶级  泊船  主题  宰相  司马光  政治局面  变法  政治家 
描述: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但由于新法损害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反对,最后宋神宗动摇了,免去了王安石宰相职务,变法遂告失败。
泊船瓜洲》导读
作者:王剑  来源:良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瓜州  泊船  南京市  钟山  导读  长江  春风  江苏省  返回 
描述:泊船瓜洲》导读
让虚假的美丽远离语文课堂
作者:朱华东  来源:师道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王安石  学生  特级教师  纳兰性德  虚假  泊船  错误信息  语文教学  老师 
描述:让虚假的美丽远离语文课堂
并非只有一个“绿”字——品《泊船瓜州》
作者:钱佳迪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泊船  瓜州  江南  想像力  阅读提示  家乡  思维  形容词活用  中学 
描述:并非只有一个“绿”字——品《泊船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