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赵长卿及其词作
作者:房向莉 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凡朴实  比喻  风格  语言 
描述: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分析了赵长卿的词作。认为赵长卿词善于以美女喻花。其主导风格萧疏淡远,兼有豪放飘逸、通俗流美之作。语言明丽天然,喜欢将词儿化,善于用语气词、方言等,颇具个性特色。
琢玉之功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石  教育学生  功效  比喻  成绩 
描述:明·汤显祖《肚丹率》第五出:“愚老慕承捧珠之爱,谬加琢玉之功。”雕琢玉石的功效。比喻教育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不是“花蕊”,应是“花冠”
作者:夏吉中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蕊”  “花冠”  李乐薇  《我的空中楼阁》  比喻  中学  语文教学 
描述:内词语代替一笔者)但美中不足,从作者所作的比喻本身看,花蕊的本体肯定是山。理由有二:其一,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其二,花蕊绽开好像层山后退。但实际上,花蕊是雄蕊和雌蕊的合称,居花
“青”、“清”有别(外一篇)
作者:郑万钟  来源:江苏教育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报刊  清纯  区分  马头山  相对  成分构成  民居  比喻  军装 
描述:报刊上曾看到将"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写成"山青水秀"、"清山绿水"。无疑,这里没有将"青"、"清"区分开来。用"清秀"来形容山水的清纯秀丽而不俗气,所以说"山清水秀"。"青"、"绿"是两个相对应的表色彩的词,而"清"不是指的色彩,所
短新闻应是新闻精品
作者:杨步才  来源:新闻通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短新闻  新闻精品  电报  比喻  苏联  意识  晚餐  作家  天安门广场  “四人帮” 
描述: 在《漫话短新闻》中的开篇里,我戏言“新闻要站着写”。这不是要虐待我们的记者,而是呼唤记者增强“短新闻意识”。 为了强化记者的这种短新闻意识,苏联著名作家、记者的伊·爱伦堡有个更好的比喻。他说,当你
闻琴解佩神仙侣 挽断罗衣留不住——晏殊的《木兰花·燕鸿过
作者:傅经顺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仙  司马相如  花间  比喻  史记  晏殊  开花  冯延巳  长于  故事 
描述: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公元991年,死于1055年。七岁能属文,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的词,受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刘攽说:晏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辞,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贡父诗话》)
我国商业广告小史
作者:兰殿君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业广告  《晏子春秋》  《周礼》  殷商时代  青铜器  马肉  政论  庶人  典籍  比喻 
描述: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之句。此为政论比喻,但取材于商人挂羊头卖狗肉之本事,它明白无误地使人
话冰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冰下  食物  比喻  周礼  天官  祭礼  保存  记载  世界  晋书 
描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冰来保存食物的国家。据《周礼·天官》记载,二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冰鉴”:“凌人掌冰,春始治鉴。”又“祭礼共(供)冰鉴。”今人注曰:“鉴如(垂瓦),大
“欢度”还显“欢渡”
作者:黄瑞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之涣  王安石  李白诗  玉门关  镜湖  比喻  贾谊  汉书  写作  春节 
描述:于过水。“过渡时期”用过水的比喻,故亦用“渡”。其他过义一概用“度”。古代“度”可通“渡”。《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忘维楫。”此应用“渡”者都用“度“字。而“渡”字不能通“度”。因此,按简化
浅谈比喻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
作者:陆学进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作品  文学作品  比喻  化繁为简  汽艇  大包干  陆九渊  运用  理趣  心情 
描述:新闻与文学作品虽有本质不同,但新闻中运用比喻若精当,贴切,能化繁为简,使抽象玄虚变得生动具体、深奧难晓变得浅显易懂。如陆九渊所言:“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敝帚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