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卜辞中的“箙”
-
作者:连劭名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周礼》 象形字 典型
-
描述:殷墟卜辞中的“箙”
-
释“巫”
-
作者:涂白奎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甲骨文 殷墟卜辞 《周礼 甲骨卜辞 天地神人 《古文四声韵》 《尔雅·释诂》 内蒙古师范大学 祭祀活动
-
描述:释“巫”
-
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
-
作者:连劭名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事行动 历组卜辞 宾组卜辞 殷墟卜辞 诅楚文 《周礼 《司马法》 青铜器铭文 上甲 古文字研究
-
描述:商代军事行动的祝祈(香港)连劭名商代出现敌方侵扰的情况,首先要告于神灵,乞请佑助。历组卜辞中有:《合》33054:□□,贞其卯于示。乙巳,贞于父丁告,牛。乙[巳,贞]方出,[其告]于大甲、祖[乙]羊。历组中又有因召方(又作刀方)可能入侵而告于“父丁”...
-
殷代史官及其相关问题
-
作者:刘桓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殷代 史官 作册 殷墟卜辞 御史 内史 相关问题 使者 《周礼》 三史
-
描述:一定的研究,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然而倘要上溯史官之渊源,探索殷代史官的建置及职掌,则只有从殷墟卜辞中可以略知梗概。从卜辞的记载来看,殷代史官的建置已较为完备,职掌分工较为明确,这些都在制度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值得深入进行探讨。
-
殷墟卜辞所见商代的王畿
-
作者:连劭名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一) 先秦至隋唐)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殷墟卜辞 《周礼 历组卜辞 宾组卜辞 王畿 《说文》 左传 《诗经·七月》 郑注 农业生产
-
描述:殷墟卜辞所见商代的王畿连劭名商王朝的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的区分,同西周王朝一样,内服是王畿,外服是诸侯。《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社茫茫,古帝命成汤,肇域彼四方,奄有九有。"商王朝是天下的宗主国,代行天命,负有统治天下方国诸侯...
-
《山海经》的作者及著作时代
-
作者:孙致中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海经 著作时代 春秋战国 殷墟卜辞 作者 著作权 胡应麟 秦汉 知识分子 西周
-
描述: 关于《山海经》的作者及著作时代,迄今尚无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大抵有以下五说:1.旧说为禹益所作,成书于虞夏之际。2.朱熹、胡应麟等认为是“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作,缘《天问》而作。3.陆侃如认为《山经》,战国楚人作;
-
商代的马
-
作者:连劭名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宾组卜辞 殷墟卜辞 历组卜辞 西周时代 社会等级 《周礼 诗经 军事活动 《说文》 淮南子
-
描述:商代的马
-
大宗伯与姬蜀郊祭:三星堆大铜人造型寓意及其他
-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 宗法制度 铜人 宗庙 《周礼》 蜀国 五帝时代 殷墟卜辞 造型特征 《史记》
-
描述:试去打通前人论蜀史之梗塞,初步指出蚕丛是帝颛顼之子,帝舜是蚕丛之嫡玄孙,早蜀三王为姬姓等。
-
弧星璀璨照蜀土--三星堆遗址天文历法现象简析
-
作者:庞永臣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天文历 法现象 殷墟卜辞 二十八宿 《周礼》 青铜树 蜀国 《史记》 岁星纪年
-
描述:边璋的纹饰表明 ,当时蜀王有妃十一 ,仅次于天子 ;说明蜀国多次受天子大国的册封 ,但这两次册封不是蜀王的最初受命。根据蜀王世系等资料分析 ,早蜀时代的三王蚕丛、柏和鱼凫应屡经受命。蜀王既受册命 ,大国天子应授予与其受命之数相适应的仪礼及常用历法。诸侯国的受命仪礼与中原大国的兴衰替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尚书大传》云 :“王者始起 ,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可知天子之政是以修定正朔、变易三统等措施为开端的。王者受命应先观天文再行祭祀而后摄位 ,《虞书·舜典》云 :“正月上日 ,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 ,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 ,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蔡沈注解大意云 :“此言舜于正月朔日受命后 ,即观察饰以美珠的观天之器上的横针 ,而知日月五星运行之度。以历象授时为先 ,观象之后祭祀上下神...
-
殷代“德方”说
-
作者:刘桓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狩 甲骨卜辞 《史记·夏本纪》 殷代 殷墟卜辞 《周礼》 同律度量衡 《尚书》 《说文》 诸侯
-
描述:殷代“德方”说刘桓一《书·尧典》载:“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关于这段文字的句逗和意思,前人曾有不同说法。兹依孔颖达《尚书正义》引郑玄注:“舜生三十,谓生三十年也;登庸二十①,谓历试二十年;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谓摄位至死为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