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
学位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
地方文献
(11)
按年份分组
2013
(3)
2011
(4)
2009
(6)
2007
(1)
2006
(2)
2004
(2)
2003
(2)
2002
(3)
1999
(1)
1998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
科教文汇
(2)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1)
北方文学(下旬)
(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意识形态
莎士比亚
内心世界
唐传奇
情感
情与理
悲剧意蕴
《牡丹亭》
二重人格
汤显祖
酒
“至情”说
情
书信
意象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梦】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牡丹亭》中“情”的变化与表现手法的差异
作者:
尚永亮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至情
至情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梦
梦
描述:
”,遂使得剧中人物顿失光彩,意薄味寡,难以再激起波澜。将人物命运建立在脆弱、虚假乃至庸俗的结局上,是作品的一大败笔,使剧作不仅缺少那种发自肺腑之“情”的贯穿,而且也失去了不可忽视的曲终奏雅之妙。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