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煜、晏几道、纳兰性德梦词对比研究
作者:李晔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梦词 
描述:上的相似性。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整篇论文的主体,分别从共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针对三人梦词展开讨论。其中,共同点包括三个方面:他们写梦的爱情词都是通过直书其事的方式营造一种缠绵悱恻的梦思;他们的梦词都是赤子之心的真性情、真感情的表露;他们的梦词中也都有受佛老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浮生如梦的喟叹。另一方面,三位词人之间的区别是一言难尽的,为了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泥潭,本文第三章拈出他们各自梦词中与另外两人区别最大的特点展开讨论,并由此生发开去,尽可能详尽地勾勒其人其词最具个性的风貌。李煜梦词朴素的纪实性、晏几道在醉梦中对往昔生活的追寻、纳兰性德多样化的梦境和凄婉的词情就是他们各自梦词中最具特色的地方。
析晏几道词中“梦”的意象
作者:冯永堂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梦词  意象 
描述:晏几道以构筑梦境为其显著特色的词,因为语言表达的凝练、情感蕴含的深挚、意境创造的完美,使小令创作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梦的意象的使用,令晏几道的词作富含词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为他在文学史上赢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
梦中梦醒忧多少:晏几道与苏轼梦词之比较
作者:梁婷婷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梦词  比较 
描述:在宋代,晏几道和苏轼都有大量关于梦的词作。然而晏几道多写“梦中之词”,描写梦境。而苏轼多写“梦醒之词”,发出梦醒感慨。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人思想有所不同。梦文学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也使得梦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得以提升。
浅论晏几道梦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
作者:杜慧芳  来源:商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梦词  意象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中梦词约占四分之一,根据“梦”自入词以来的分类,可分为自梦,她梦,梦喻。“梦”意象是他个性化的表现存在形态,也是他表现情感体验的方式。“梦”意象寄寓着词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李煜与晏几道梦词比较研究
作者:樊文军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梦词 
描述:梦是一种个体主体经验,一种意象语言.本文以李后主和晏几道两位词人的梦词作为研究时象,通过二人梦词内容比较、秉性和生平遭际与梦词创作异同点、梦词结构与审美情趣比较探究二人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人生体验.
梦魂无拘检 千古伤心人:试析晏几道“梦”词的悲情世界
作者:余建平 段兴林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梦词  悲情世界  时间  空间 
描述:晏几道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和体验全部投入到他的词中,在现实世界之外,开创了一个梦幻般的悲情世界。
一样别梦两样情:李煜、晏几道梦词解读
作者:刘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梦词  内容指向  情感基调  抒情方式 
描述: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词人晏几道在词史上皆占有一席之地,且都以情见长,其作品中强烈的抒情性一直是词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拟从两人的梦词切入,比较其内容指向、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的差异,从而显示两住词人不同的风格特色.
《小山词》“梦”意象解析
作者:王震宇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梦意象  晏几道  中国古典文学  具象表现  意象营造  梦词  思想感情  出现频率  水乳交融 
描述:在诗歌中,意象是诗人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是诗人的意识与外界物象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这里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是指客观的外界物象,这两者水乳般的交融就是意象。意象营造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并常常包涵着丰富的
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比较
作者:陈术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梦词  小山词  中国古代文学  梦境  人生  精神家园  造梦  虚与实 
描述: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频频出现的意象。词人爱写梦,其中苏轼和晏几道写梦尤其多。260首小山词和三百多首苏词中,出现梦字的分别多达五十多首和近七十首。这二人为什么都这么爱写梦,他们的梦词又有何不同呢?一、造梦与喻梦——晏几道与苏轼梦词的主要差异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