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08
(1)
按来源分组
西江月
(1)
文教资料
(1)
相关搜索词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梅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作者:
潘攀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描述:
《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在运用梅意象时手法的丰富多彩与独树一帜。
不在梅边在柳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
作者:
雷灵丹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柳意象
柳意象
描述:
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柳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柳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从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