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李杜比较观述评
作者:潘殊闲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李白  杜甫  比较  述评 
描述:应当并尊,李杜诗歌都法度谨严。当然,吴澄也客观指出,李杜虽为名家大家,并非篇篇可人意。此外,吴澄还将李杜与其他朝代的作家进行多维比较。吴澄在李杜比较接受史上是由宋人的一边倒过渡到明清的理性思辨的一个重要节点。
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读诗偶记之一
作者:马茂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言绝句  杜甫  读诗  胡应麟  诗论家 
描述:杜甫的绝句,历来诗论家都颇有微词:表现得最露骨的要算是胡应麟了。
杜甫文化影响的一瞥:以《牡丹亭》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刘晓凤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牡丹亭  人物设置  杜诗运用  杜甫影响  “情” 
描述:的传奇《牡丹亭》就是融汇诗圣精神和杜诗艺术,集中反映杜甫文化影响的作品。文章以《牡丹亭》为中心,从人物设置、杜诗运用及思想主题等方面分析了杜甫的文化影响。
杜甫在二十一世纪:从王安石黄庭坚题杜甫画像诗说起
作者:张志烈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杜甫  诗人  诗说  王安石  痛苦  画像 
描述:画卷,抒写了爱国爱民的稷契怀抱,展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从而杜甫被历代宗仰,敬为集大成之诗圣;国际赞许,尊为世界文化名人。这是迄今为止,不争的事实。而今,历史前
神来境异 错综幻化——杜甫名作《旅夜书怀》赏析
作者:陆精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夜书怀》    赏析  杜甫  胡应麟  五律 
描述:试从三方面对其“神来境异,错纵幻化”这一特色略作分析。
登临
作者:凌国超 王淦生  来源: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诗人  遗传基因  飞来峰  王安石  政治家  杜甫  登高 
描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梦想登临泰山的愿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登顶飞来峰后的豪情。古人喜欢登高。常以五岳为尊。或许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
赞美的力量
作者:徐慧玲  来源:初中生学习指导(一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赞美  力量  白居易  晏几道  杜甫  山水 
描述:”;便有了杜甫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有娇莺恰恰啼”;便有了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幅幅山水之娇美,一张张春意之盎然的画卷跃然纸上。
张性《杜律演义》初探
作者:锺志伟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批注  张性  虞注  演义  杜律演义 
描述:在刻印不久後,即遭嫁名,误为 虞集所作,谬传〈杜律虞注〉一书。幸明代有不少学者考据证实乃出自张 性之手。本文首先於前言部分,对张性此书释名,即「杜律」、「演义」之 探究,再考定〈杜律演义〉的作者问题,并与〈杜律虞注〉作一对比,以 证虞注本实出张性之手而被删改。其次,分析〈杜律演义〉之体例, 其书 以事类编目为目录,在批注方面,分内注与外注,内注主要用以释典故、 明名物与注释词义;外注则说明诗篇立意、赏析意境,分析句法,阐明旬 意及校正之内容。以上体例,条理分明,释意精详,更能指出注家之误而 有所立,极为可贵,最後分析张性注杜之成就不日缺失之处,并与王维祯〈杜 律颇解》、的传〈杜律集解〉与仇兆鳖〈杜诗详说〉等书对照,发现不管 在形式或是内容上,均有所承袭。故由以上诸多角度的探讨,得以确定此 书之价值与地位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写时教授商榷
作者:蒋星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考释  晴丝  柳丝  游丝  蛛丝  杜甫  叶梦得 
描述:极大,与杜甫<春日江村>无任何关系.
诗人花趣
作者:衣殿臣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咏梅诗  牡丹亭  林逋  杜甫  战国时期  自然美  语言美  洛阳  海棠 
描述:诗人花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