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解读
-
作者:沈毅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女性解读 女性解读
-
描述:价值.
-
四百年青春一梦,《牡丹亭》情至两人
-
作者:暂无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中的生而死,死而生的故事并不是杜丽娘一个人造就的,而是柳梦梅和她一起创造出来的爱情神话。本文不仅讨论了杜丽娘的至情,也叙述了柳梦梅的爱的坚持。
-
《牡丹亭》中的父与女
-
作者:邓琳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杜宝 杜宝
-
描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是青春觉醒的少女;而杜宝不是与杜丽娘对立的反面人物,他是好官,也深爱女儿。他痛打柳梦梅、拒不认女,是出于阴差阳错的故事发展和他对理性的坚持,还源于父亲对女儿的微妙心理——女儿已经长大,而他尚未完成角色的转换。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艳情描写对杜丽娘形象刻画之影响
-
作者:武芳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情爱描写 情爱描写
-
描述:大胆的男女情爱描写,这些描写不但没有破坏杜丽娘的美好形象,而且实际读来是艳而不淫,俗而不秽,是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使得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
再议《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
-
作者:马迪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杜宝这个角色:一是杜宝为官的政绩,二是他带兵作战的成果,三是他作为父亲的表现。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为杜宝"正身",还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李慧娘形象塑造的影响
-
作者:魏琦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李慧娘 李慧娘 "至情说" "至情说"
-
描述:在多如繁星的明代剧本中,明代周朝俊所作的传奇剧本<红梅记>以其曲折离奇、虚实相生的动人剧情传唱于世.周朝俊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影响,在剧本中塑造了李慧娘这一光辉形象.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红梅记>中李慧娘的人物形象阐释其对汤显祖"至情说"浪漫主义的借鉴与发扬.
-
上古情怀的演绎:对杜丽娘情感世界探微
-
作者:吴守斌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上古情怀
-
描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
-
从“慕色还魂”到“生死以情”:论杜丽娘形象的发展
-
作者:姜婷婷 来源: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 形象
-
描述:提升到了话本不可企及的新高度。
-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诗
-
描述: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将来要嫁的那个人,不在梅姓人家便在柳姓人家了。
-
《牡丹亭》大团圆结局新解
-
作者:马瑜 楚爱华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汤显祖 汤显祖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因其种种缺点经常遭到人们的否定和批判。《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是汤显祖试图协调个体与社会这一永恒矛盾,建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尝试,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不能与才子佳人式小说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