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贡献:纪念汤显祖诞辰450周年
-
作者:刘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南柯记》 《邯郸记》 张居正 《牡丹亭》 杜丽娘 申时行 品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描述:年中举之后,两次进京,均不第。其后,当朝宰相张居正为使自己儿子高登金榜,令人暗中结交富有才华的汤显祖,许以同登甲高魁。汤显祖认为这是人品卑污的丑行,断然拒绝,便又一次名落孙山。1580年他三十一岁时再次赴京会试,张居正的次子又派人前来拉拢笼络,又被汤显祖拒绝,并气愤地说:“吾决不从处女子失身也。”连夜离开京都返家。直到张居正死后的万历十一年(1583),他才获得赐同进士出身的功名,时年三十四岁。其后,新任宰辅申时行之子,又特邀约他同考庶吉士,以便留京任翰林院编修或充各部主事,汤显祖又断然拒绝,情愿当一个京城的礼部观政。 几经仕途波折,倒锻炼了他正气堂堂的崇高品德。万历十二年(1584)8月,汤离京赴留都南京任正七品衔的太常寺博士闲职。别人劝他依附权贵,他仍不予理会,却几乎天天去同来南京讲学的老师罗汝芳讨论性命之学(哲...
-
《浮生六梦》:百感人生尽付昆曲
-
作者:罗屿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杜丽娘 恭王府 江苏省 牡丹亭 红楼梦 演出 汤显祖 寻梦 柳梦梅
-
描述:六出关于梦的名段,好似人生百态,在柔美的昆曲中,与我们不期而遇胡同深处,庭院深深。水榭边,丝竹声声。歌台上,水袖曼舞。将相王侯、才子佳人一个个粉墨登场。这一切都好像梦中的情景。2008年8月底,恭王府戏楼再现梦境,江苏省昆剧院排演的《浮生六梦》
-
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场面布局艺术
-
作者:刘文辉 来源:艺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布局艺术 戏剧场面 杜丽娘 柳梦梅 戏剧创作 牡丹亭 中国戏曲 虚实相生
-
描述:戏剧场面是戏剧创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与西方戏剧创作相比,中国戏曲的场面布局相对开放自由甚至散漫,尽管如此,自古以来优秀的戏曲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等依然十分注重场面的布局来提高戏剧
-
牡丹亭:人鬼情未了
-
作者:叶蔚 断戈 雨蔚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大余县 柳梦梅 汤显祖 太湖石 梳妆台 江西省 爱情故事 梅花
-
描述:梦中见一书生,手持柳枝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之后,她便为相思之苦,伤情而死。此时,杜宝转官淮安,乃葬女于牡丹亭畔。三年后,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过南安,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丽娘幽魂出现,与梦梅相会,并得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大怒,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正好梦梅得中状元,乃上书自辩,丽娘也登朝申诉,终于得到皇帝承认,夫妻父女团圆。
-
舞台第三“性”——漫话女小生
-
作者:岳美缇 徐城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话剧 柳梦梅 汤显祖 扮演者 昆曲 杜丽娘 舞台 梅兰芳 寻梦 观众
-
描述:《游园
-
牡丹亭
-
作者:曙光 赵红阳 来源: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杜丽娘 张居正 戏剧家 文学家 明朝 生活 故事
-
描述:《牡丹亭》是一出剧,这出剧是明朝时候的一位文学家写的。他叫汤显祖,他和西方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时代,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生活在中国,一个生活在英国。他比莎士比亚大十四岁,但都是在同一年离开人世的。
-
《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傅修延 叶树发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中国文学史 中国戏曲 审美取向 个性解放 柳梦梅 地位 古代文学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进一步探讨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它焕发新的青春光彩,产生更强的艺术魅力,也许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有所助益。一、新的审美取向——个性解放汤显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动人形象,但对于《牡丹亭》的主题,自其问世以来,直至今日,仍是众说纷
-
一个“情”字催生的青春意识——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思索
-
作者:王瑾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人情人欲 意识 寻梦 明代戏曲 作品 人性 代表作
-
描述: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亦是明代戏曲史上最出色的作品。其故事取自《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由一个情字唤起青春意识的觉醒
-
一生爱好是天然
-
作者: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昆曲 女子 牡丹亭 无穷 戏曲界 观众 现实生活 舞台
-
描述:场笛声中传出几句昆曲牡丹亭,惹得她一阵伤心,泪湿罗帕。多少名伶演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恨不得自身与杜丽娘融成一团。《牡丹亭》何以那样激动人心,魅力无穷,只为它浪漫得可信,痴情得可爱,搧情搧得你无可抵挡,更为那
-
一部杰出的爱情剧——《西楼记》
-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故事 老夫人 一夫一妻制 莺莺 袁于令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戏曲作品 明末清初
-
描述:《西楼记》传奇是明末清初人袁于令(?——约1674)的代表作。于令原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号箨庵,江苏吴县人。明末诸生。入清后曾为荆州知府,然十年不见陛升。终日以围棋度曲自娱。长官曾讽之曰:“闻君署中,终日只闻棋声、笛声、曲声,是否?”袁答曰:“然。闻明公署中终日亦有三声.”长官问为何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