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的潜意识与梦思维
-
作者:周明 来源:艺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杜丽娘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文化心理 牡丹亭 思维 性道德 性意识 戏曲艺术
-
描述:戏曲的潜意识与梦思维
-
诗意的歌唱——中国昆曲艺术欣赏
-
作者:王晓丽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演艺术 杜丽娘 代表作 牡丹亭 艺术欣赏 柳梦梅 折子戏 汤显祖
-
描述:筝”“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期所介绍的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今天,乘着第一个“传承月”的东风,让我们走近中国昆曲艺术。(编者)
-
桃花袖底送南朝
-
作者:朱茜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昆曲 牡丹亭 南朝 杜丽娘 汤显祖 京剧 历史 记忆 温柔乡
-
描述:桃花袖底送南朝
-
论汤显祖的二重文学观
-
作者:饶龙隼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重文 奇奇 作家 卢生 《邯郸记》 现实斗争 艺术境界 杜丽娘 《南柯记》
-
描述: 汤显祖的文艺思想,如果以1598年他挂冠闲居、创作完《牡丹亭》并岁末名僧达观来访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不符合汤显祖文艺思想的实际情况。他论文学的言论大多数发于归田之后,呈现两种倾向:一是主张文学向外积极反映现实生活,它以标举“情在理亡”,表现世俗之情和创造“怪怪奇奇”
-
闺塾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诗经》 戏剧冲突 文科 封建礼教 《毛诗》 《诗》 教师
-
描述:的精妙之处,而且能提升自己的的艺术品味和修养。可以说,读点戏文,受益无穷。
-
交相辉映 妙趣横生——《闺塾》导读
-
作者:陆燕飞 沈维荣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性格 崔莺莺 《西厢记》 浪漫主义色彩 “情” “理” 反抗精神
-
描述: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牡丹亭》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整个传奇以“情”胜“理”,热情地讴歌了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剧中的杜丽娘相比此前二百多年前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具反抗精神。崔莺莺的
-
谈戏曲舞台上的殉情女性形象
-
作者:张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杜丽娘 人物形象 爱情悲剧 中国戏曲 流行歌曲 汤显祖 女性形象 爱情故事 女子
-
描述: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使萍水相逢的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甚至有人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世界上的情痴比比皆是,仅以中国戏曲中的人物形象而论,不胜枚举。
-
人文主义的交响绝唱——《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对读
-
作者:王茂恒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人文主义理想 莎士比亚 汤显祖 语言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杜丽娘 戏剧家 爱情
-
描述:。汤公与莎翁共同奏响了一
-
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作者:黄江玲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剧人物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汤显祖 东西方 莎士比亚 个性解放 爱情 封建礼教
-
描述: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聊斋志异》的爱情描写与文化背景
-
作者:张筱梅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描写 蒲松龄 明末清初 儒家思想 汤显祖 女子 杜丽娘 妇女观念 文化背景
-
描述: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其中最具清新色彩的是爱情描写。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无论中外古今,关于两性爱情的文学形态,都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蒲松龄作为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浸淫的知识分子,他的思维方式受控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末清初思想解放浪潮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