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05(1)
2003(1)
1998(1)
1989(1)
1986(1)
1980(1)
按来源分组
福建文学(2)
收藏(拍卖)(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天府新论(1)
郭沫若研究(1)
文物世界(1)
绛州“碧落碑”
作者:王子正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碧落碑  绛州  《长恨歌》  李阳冰  《汉书·郊祀志》  《庄子·逍遥游》  《庄子·齐物论》  《太平寰宇记》  淮南子  博物馆 
描述:一简述绛州碧落碑现存于新绛县博物馆(原龙兴寺址,唐初称碧落观),1992年建碑亭予以保护。碑为青石质,通高2.55米,宽1.03米,厚0.21米。碑身长方形,高2.25米,底座0.30米。碑阳篆刻630字,共21行;碑阴上段刻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
论李杜优劣之争(兼对《李白与杜甫》的一点意见)
作者:张步云  来源:郭沫若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王安石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与杜甫  李杜并称  工部  检校  大夫  扬杜抑李 
描述:不分轩轾,还是杜优李劣?这个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进行着。争论的实质,是对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评价的问题。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的“时人谓之李杜”和白居易《与元九书》中的“诗之豪者,世称李杜”的话来看,早在盛唐,李杜就已齐名并称。再从当时一些诗人对李杜的称赞来看,李杜在盛唐时就是并驾齐驱,驰名诗坛的伟大诗人。我们先看他们对李白的评价。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中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也有类似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出贺知章所再三称叹和欣赏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
关于乐史本《李翰林集》
作者:房日晰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翰林  宋敏求  太白  李阳冰  歌诗  厘正  文集  王溥  别集 
描述:以合并后编为二十卷来看,他收的十卷诗与李阳冰编《草堂集》重复极少。否则,就不可能再编为二十卷。
宋本《李太白文集》三题
作者:房日晰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敏求  李阳冰  文集  宋本  王溥  乐史  乐府诗  翰林  太白  吴兢 
描述:,是何人所编,不得而知。以合并后编为二十卷来看,他收的十卷诗与李阳冰编《草堂集》重复甚少。否则,就不可能再编为二十卷。
乌石山香树
作者:张煊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阳冰  萨都刺  李纲  朱熹  曾巩  乌石山  蔡襄  榕树  摩崖石刻  赵汝愚 
描述:清泠台位于道山亭与先薯亭之间的山坳处。这一带山表怪石骈列,它们或匍匐如卧,或兀然峭立,有的牵扯交错,有的刀砍斧削般截然对立。古人有诗曰;绝巇分青霭,高台
窗外
作者:林山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李阳冰  曾巩  荔枝  奇树  神光  榕树  日记体散文  石头  摩崖题刻 
描述:摩崖题刻。
黄永年先生书法艺术小赏
作者:曹旅宁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黄永年  柳公权  李阳冰  罗振玉  邓石如  文字学  金文 
描述:黄先生在复旦曾随胡厚宣先生学习商周史、文字学,由于当时甲骨、金文的书太贵,买不起而作罢。但后从事篆刻、又喜写金文条幅,似与此受业不无渊源。(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