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李满门的艺苑前辈姜丹书
-
作者:王翼奇 来源:艺苑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叔同 中国画 潘天寿 丰子恺 艺术教育 经亨颐 艺苑 李瑞清 吕凤子 浙江省
-
描述:近、现代的中国画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已故的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和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丰子恺,是艺坛上声名颇大的两位,但是比他们高一两辈的,还有不少值得人们加以纪念的人.诸如李瑞清,曾农髯、萧厔泉、吕凤子等,而与李叔同同时执教于杭州浙江两级师
-
手是什么
-
作者:汤大民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划时代意义 书法 商业炒作 世纪初 李瑞清 公司 进口设备 成年人 摩天大楼 空手道
-
描述:天大楼、进口设备、珠光宝气,我们的书家只是挺直了腰杆,轻扬臂,挥挥手,玩了一下“空手道”,以无形胜有形,那是是何等的优雅、潇洒,何等的令长期囊中羞涩的书人们扬眉吐气啊!记得世纪初,李瑞清劝曾熙卖字沪上时说:“鬻书虽末业,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无捐金之事,操
-
古玩轶闻逸事录
-
作者:严武栩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逸事 黄宾虹 张之洞 赵之谦 书法 李瑞清 张大千 于右任 鉴定家 琉璃厂
-
描述:张之洞误购假铜鼎 古玩作伪在中国源远流长,许多著名鉴定家和收藏巨擘,都有受骗上当的经历。清末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张之洞,一次在北京琉璃厂以巨资购入一只赝鼎经过,曾在艺林广为流传。 光绪末年,张之洞应慈禧太后之召来到北京商讨国事,空隙之时他总喜欢到琉璃厂走走,选购
-
清道人与南京
-
作者:宁林 欧炀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牛首山 师范学堂 辛亥革命 日本教习 梅花 南京 江西省抚州市 教育质量 文化建设
-
描述:清道人与南京■文/宁林欧炀李瑞清墓在南京近郊的的牛首山南麓,有一座湮没在柏树和杂草丛中的墓。墓包坐北朝南,呈半圆球形,用水泥砌成,墓包的周围是用水泥砖石砌成的圆形矮墙,朝南的方向留下一处缺口,缺口的前面是一个水泥小平台,供人们摆放祭品或跪拜用。没有墓...
-
论张大千先生的书法
-
作者:杨诗云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石门铭》 书法艺术 《淳化阁帖》 笔法 李瑞清 书画同源 青城山 绘画艺术 康有为
-
描述:论张大千先生的书法
-
金石书派百年传承:李瑞清、胡小石、游寿其人其艺
-
作者:王立民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小石 李瑞清 游寿 书风 传承 张大千 金石 清末民初 开创
-
描述:脉作一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
张大千书画辨伪面面观
-
作者:潘深亮 来源:收藏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辨伪 李瑞清 石涛 艺术实践 敦煌 山水画 艺术风格 四川内江 画风
-
描述:旋即到淞江出家为僧,取法号大千,三个月后还俗。曾熙喜爱石涛绘画,大千受其影响。1920年全家离沪回四川定居。1923
-
张大千书画艺术刍论
-
作者:秦化江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李瑞清 书画艺术 四川内江 印染工艺 魏碑 别号 绘画 国画 江西
-
描述:别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善写篆、隶、魏碑各体。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又字梅庵,别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清光绪二十年进士,曾任
-
张大千的艺术修养
-
作者:黄苗子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艺术修养 李瑞清 画家 艺术成就 题画诗文 徐悲鸿 师范学堂 绘画技巧 《韩熙载夜宴图》
-
描述:,暑假
-
清道人传(上)
-
作者:菊南山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师范学堂 美术教育 高等师范 太夫人 图画手工 辛亥革命后 荣禄 师范教育 新式学堂
-
描述:清道人传·上篇·作者菊南山标题字董欣宾引言胡小石、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瑞清)是“首辟两江文化”之功臣。他是教育家、书画家、鉴赏家;又是情痴、孝子、末代孤忠之臣,一生充满传奇性。在南京,他有不可抹煞的功绩,他不但把当时江南最有规模、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