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迎春酒令
-
作者:暂无 来源:紫金岁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圣叹 王安石 韦应物 文化修养 朱熹 辛弃疾 作者姓名 娱乐活动 新内容 执行人
-
描述:每当春天来临,熬过一冬的人们,其心情之舒畅,自不必言。旧时人家,或外出春游,赏心悦目;或邀约朋友,围桌小酌,还常常行酒令以助雅兴。行酒令时以含有“春”意的诗句作题,一人一句接龙,内容可浅可深,因人而定。一是每句头一字必须带上“春”字,并报出作者姓名:...
-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辨异
-
作者:高建立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者 朱熹 意见分歧 主观唯心主义 心即理 心学 朱子 客观唯心主义
-
描述:论争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者在治学问题上展开了辩论,实际上就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第二次是朱陆之间通过书信往来,就“无极”“太极”问题的辩论,实质上也即是本体论的争论。虽然二者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争论非常激烈,而结果仍然相持不下,以各执己见而告终。朱陆之争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阵营内部两大哲学流派的学术争论,无论是鹅湖之会,抑还是往来书信之辩都充分暴露了二者在哲学思想上的意见分歧,本文试就朱陆思想差别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
“相攸”应是选女婿
-
作者:张若牧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婿 古代文化遗产 古典文学 传播中国 随笔 全译 朱熹 诗经 出版社 新疆
-
描述:“相攸”一词,我在阅读文白对照全译《两般秋雨庵随笔》(清梁绍壬撰,范春三编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时,遇到过两次:一
-
也谈宋诗特质形成的原因
-
作者:杨子怡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质 理学家 形成的原因 尚理 唐诗 康节体 朱熹 吟咏性情 理趣 陆九渊
-
描述:苏子美、欧阳永叔慕昌黎余风,专主气格,以矫昆体。为诗平易疏畅,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之先河。其时,“邵、张之流,又崇尚论理,或康济自身,或寻孔颜乐处,一发之于诗,借以悟道”(陈延杰《宋诗之派别》)。所谓“康节体”风靡一时。至此,宋诗体制风格虽然屡变,然尚无以大异唐诗。文忠公“但开
-
论宋代实学
-
作者:葛荣晋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学思想 王安石 陆九渊 经世致用 理学家 朱熹 社会危机 北宋 吕祖谦 气实体论
-
描述: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
-
作者:黄坤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朱嘉 《楚辞集注》 “格物致知” 白鹿洞书院 宗师 著述讲学 《资治通鉴纲目》
-
描述:)城南迁居崇安县五夫里。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中进士。二十三年,拜李侗为师。李侗受学罗从彦,是杨时再传弟子,而杨时则为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门下四大弟子之一。朱熹年轻时好佛、道之学,自入李侗之门
-
朱熹的读书治学方法
-
作者:张立堂 来源:石油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治学 朱熹 “三到” 程朱学派 六经皆我注脚 陆九渊 书本知识 注重实效 穷理 继承创新
-
描述:朱熹的读书治学方法
-
朱熹二贴考
-
作者:郭齐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宋会要辑稿》 《续集》 太夫人 台州 陆九渊 元元 临海县 朱熹文集 翁方纲
-
描述:朱熹二贴考郭齐《三希堂法贴》载有朱熹《六月五日贴》一首,全文如下:"六月五日,喜顿首:奉告,审闻回况为慰。讯后庚暑,侍履当益佳。庙额闻已得之,足见朝廷表劝忠义之意。记文久已奉诺,岂敢食言?然以病冗
-
宋画成就特色与性理之学
-
作者:李德仁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理之学 穷理尽性 画家 宋代绘画 朱熹 儒学 王守仁 宋代文化 陆九渊 气韵生动
-
描述:四、极重创新,画家个人独创特色非常明显。宋画何以会具有这些特色呢?艺术的繁荣当然与社会的相对安定、经济的发达繁荣有重要关系,但却不是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关系,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是当时的文化学术。比如汉
-
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
-
作者:沈清华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心性论 道德修养 培养目标 理学家 陆九渊 朱熹 天人合 心与理一 人性的内容
-
描述:张栻教育哲学的心性论沈清华张(1133─1180),字敬夫(钦夫),号南轩,今四川绵竹人,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曾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