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朱熹与陆九渊心性论的区别
-
作者:李延仓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嘉 陆九渊 心性论
-
描述:朱嘉和陆九渊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者对心性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者心性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者的心性论也有区别。本文从心、性以及心性关系等方面详细论证了二者心性论的区别。
-
张栻研究简述
-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栻 朱嘉 湖湘学派 宋代理学 心学 陆九渊 蔡方鹿 哲学 性本论 宗师
-
描述: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县)人.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当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功利学派的著名人物陈亮称他为“一世学者宗师”.现将近10年来至目前,学术界对张栻研究的情况作一简述.
-
试论书院对江西文化发展的作用
-
作者:曾子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白鹿洞书院 文化发展 江西 陆九渊 王阳明 朱嘉 程朱理学 象山书院 陆象山
-
描述:本文主要以宋、元、明的大量事实,论证书院在培育人才、活跃学术等方面,对江西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掘书院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取教训,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
陆九渊顿悟教学法初探
-
作者:袁征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杨简 教学法 慧能 朱嘉 语录 佛教禅师 鹅湖之会 禅宗 慈湖
-
描述: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之争谁是谁非,后代学者发表了许多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直没有定论,被称为“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要评价鹅湖之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就要认真研究两派不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由于朱熹的教学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方法,容易被人们接受;又由于他死后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推崇,影响很大,所以对朱子教学法的研究较多,肯定也较多,而对陆九渊教学法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我们借助现代科学的理论对它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观点,有助于了结那个“数百年未了底大公案”,并发现了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教学法.
-
陆九渊与南宋心学
-
作者:李振纲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圣人 曾点 自作主宰 象山先生 圣贤 岁时 宇宙 朱嘉
-
描述:好学深思,不苟言笑的个性。据《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曾问他父亲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遂至废寝忘食,父亲呵斥,遂姑置之而心中常在琢磨。五岁入塾读书,聪颖好学,悟性极好,七、八岁时即得乡誉。一次,“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
-
作者:黄坤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理学 朱熹 陆九渊 朱嘉 《楚辞集注》 “格物致知” 白鹿洞书院 宗师 著述讲学 《资治通鉴纲目》
-
描述:)城南迁居崇安县五夫里。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中进士。二十三年,拜李侗为师。李侗受学罗从彦,是杨时再传弟子,而杨时则为理学奠基者程颢、程颐门下四大弟子之一。朱熹年轻时好佛、道之学,自入李侗之门,始专心儒学,致力于日用之间的切实工夫,他曾用“鸢飞鱼跃”四字,来概括自己这时学术思想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