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2)
学位论文(10)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宗教集要 (171)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2(11)
2010(5)
2009(12)
2008(4)
2006(7)
2001(6)
2000(3)
1999(10)
1998(6)
1996(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广东佛教(5)
浙江学刊(3)
中国哲学史(2)
上海佛教(1)
(1)
甘肃民族出版社(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文史月刊(学术)(1)
江西人民出版社(1)
关于江西曹洞宗保护的研究
作者:陈武阳 戴富华 王维燕  来源:文史月刊(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江西  曹洞宗  曹洞宗  保护  保护 
描述:曹洞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其发展历程与江西密不可分,因而江西具有独特的曹洞宗文化优势,表现为延续千年的传承历史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思考当今社会如何对曹洞宗进行保护,一要开展曹洞宗文化研究,二要加强曹洞宗遗址修缮,三要发展曹洞宗文化旅游。
莲池币
作者:陈纸  来源:文学界(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鼎盛时期  曹洞宗  故事  和尚 
描述:堂面向静江,夜里水月相映,寂印禅心,故后改名水月庵。 几面竹篱黄墙,半截乌瓦飞檐,水月庵悄悄藏身于浓浓绿阴之中。沿着锈蚀成了青绿色的砖儿,穿过圆镜似的院门,一跨脚,便没入一片古雅幽深之中了。庵院内,但见天井幽深,菩提修长,只感凉韵扑面,气象清森。只消站立几秒钟,便有钟磬响起;再一侧耳,又似有几丝木鱼钲钹的残声,从女墙顶上传出。响声中,分明还有另一种声韵,那是风吹竹叶之声,若有若无,悠远静谧。 风声漫过院墙,飘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烛光闪耀,轻烟萦绕,梵音乐声,浸于香火之中,尽透洁白微妙之意。大雄宝殿下,有一方形香炉,香炉后有一池,池中有龙龟相缠的一座石雕,故称龙龟池。 龙与龟,本不是同一物,却不知何故,偏偏塑成不同的身子连着同一张嘴,两条身子盘得紧紧,一张嘴张得大大。
北宋初期到南宋前期曹洞宗的中兴
作者:刘奥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洞宗  曹洞宗  投子义青  投子义青  芙蓉道楷  芙蓉道楷  念佛禅  念佛禅  默照禅  默照禅 
描述:宗在良价弟子本寂、道膺之后迅速衰落,到了宋初几曾断绝。北宋初期到南宋前期,大致即曹洞宗第六世大阳警玄到第十世宏智正觉这一段时期,是曹洞宗不断复兴的过程。大阳警玄托临济僧人浮山法远代为传法,择投子义青为法嗣,从此曹洞宗的情况逐渐好转。义青的弟子芙蓉道楷和大洪报恩,声名播于四方,使得曹洞宗打开了兴盛的局面。芙蓉道楷的弟子丹霞子淳和净因自觉,两人一南一北,子淳有弟子真歇清了和宏智正觉,将宋代曹洞宗推入了兴盛的顶峰;净因自觉则辗转在北地传法,在金末元初,由万松行秀光大宗门,带来了曹洞宗在元明时期的盛行。 曹洞宗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变化中,无论是社会背景还是文化发展的趋势都不可避免的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各个教派的思想都在进行不断的交流,而曹洞宗的理论核心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与周围的环境不断融合,从而展现出曹洞宗在这一时期不同形式的禅学魅力。 本文从社会因素和曹洞禅思想两个角度探讨曹洞宗发展的历程,兼探讨其间曹洞宗僧人接引学人的方式,虽然曹洞宗的门庭施设不同程度的发生或重举、或创新、或融合、或转化的情况,但依然立足于石头宗的“泯绝无寄”禅。曹洞宗在其中体现出的兼容性和秉持自我的风格也体现了其立宗之初的内涵和底蕴,也是佛教禅宗中国化的一种完美体现。
浮山法远代传曹洞宗法脉考述
作者:陈东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禅宗  曹洞宗  曹洞宗  安庆  安庆  浮山法远  浮山法远  投子义青  投子义青 
描述:浮山法远是宋代临济宗高僧,他禅理高深,不仅仅悦服禅林,也声播士林。他曾受曹洞宗大阳警玄之托,代曹洞宗物色了法脉继承人投子义青,并付其曹洞、临济两家禅法,使中断了四十多年的曹洞宗法脉得到了接续、振兴。临济宗宗师为曹洞宗培育法嗣,在千余年的禅宗发展史上是一件罕见的异事,也是一段名垂千古的佳话。
为霖道霈与清初五代叠出诤考论
作者:马海燕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霖道霈  明末清初  五代叠出诤  曹洞宗  禅宗 
描述:诤中道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说得到了大部分洞宗和临济宗人的支持。他的言论应该引起今天佛教界特别是禅史研究界的重视。
修得一颗“柔软心”
作者:谢云  来源:教师博览(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得一  开创者  曹洞宗  临济宗  禅师  日本  求道 
描述:永平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创者。他出身贵族家庭,自幼受汉学教育。3岁丧父,8岁丧母,9岁而有出尘之志。13岁出家,参访日本临济宗初祖荣西禅师求道。
宏智正觉的禅学思想探析
作者:习细平  来源:法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觉  曹洞宗  默照禅  南宗禅  学人  明心见性  禅法  本心  坐禅  清净妙明 
描述:091-1157),隰州(今山西隰县)
心外无法 通玄峰顶
作者:陈世和  来源:贵阳文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中国文化  赤松  破山海明  临济宗  宁波天童  贵州大学  秉笔直书  书院  大树枝 
描述:定,且将簌簌的寒风化臻于无形。风去,无痕。瘦石临池,亭阁依然,几树重影
也谈“跑江湖”
作者:赵娜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马祖道一  禅宗史  湖南  云门宗  临济宗  禅师  曹洞宗  两湖地区  法眼宗 
描述:西和湖南、湖北之间的一种参禅、访学、求道现象,尤其在唐代中后期到南宋初期最为兴盛。它和禅宗在我国的
孤高奇逸 缅邈幽深:评石谿的典范之作《秋山晴岚图》
作者:潘文协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牛首山  明末清初  简朴生活  南京  风格  成熟期  曹洞宗  高峰期  报恩寺  画面 
描述:位高僧,就是明末清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