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样的风花雪月
-
作者:刘彦卿 来源:牡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隆基 苏东坡 杨玉环 王安石 唐玄宗 高力士 晏几道 宋代 琵琶 晏殊
-
描述: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与宦官高力士聊天时,无意间听说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心里不免痒痒的,就想见识一下。几天后,当傻乎乎的李瑁带着装扮一新的杨玉环来到李隆基面前时,李隆基的魂立马便被这个胖女人给勾去了。李隆基是个性情中人,当他那条从惊呆了的眼睛里射出的X光
-
“二晏”年谱小考
-
作者:晏立豪 来源:文献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晏殊 生卒年 南昌市 进贤县 沙河 北宋 宗谱 江西 祖籍
-
描述:南晏氏宗谱》(此谱为晏几道刨修),据宗谱记载,晏殊(991—1055)共生九子六女,第八子(不是第七子,也不是暮子)晏几道,生于1038年,卒于1110年,寿73岁。
-
“脸”字小考
-
作者:宋蕾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脸” 小考 《破阵子》 《江城子》 《浣溪沙》 现代汉语 晏殊 张泌
-
描述:是“红脸”这个“脸”字应该怎么解呢其实,“脸”字所指并非今天我们以为的脸。“脸”是个后起字,在古代汉语中是用“面”指今天的“脸”。“面”为象形字,其起源大大早于“脸”字。《易经》中就有卦辞:“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疏:“小人处之,但能变其颜面容色顺上而已。”)《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上接封三)“脸”字经历了由“部分”到“整体”的字义变化,这是词义转移的特殊一类,即表示部分的字从所在的义场转向表示整体的义场。“脸”是个后起字,整个上古时期都是用“颊”指面颊,“脸”由“颊”义渐渐转变成“面”义,指整个面部,但原先“脸”在词义场中占有的“面颊”意义的位置空了出来,还是用“颊”字。“面”字的最初意义也并未完全消失,在现代汉语中仍保留有“面子”、“面霜”、“洗面奶”等词。“脸”字小考@宋蕾$北方...
-
少年晏殊:诚实的力量
-
作者:高广平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少年 宋真宗 文学家 政治家 词作 北宋 科举考试 哲理 传诵
-
描述: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词作娴雅婉丽、饱含哲理,最有名的当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至今还被人们所传诵。
-
你知道我国有几个西湖吗
-
作者:谢鸣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杭州西湖 扬州瘦西湖 苏东坡 唐宋时期 欧阳修 安徽省 惠州市 晏殊 孤山 湖面积
-
描述:杭州西湖湖面上有白、苏二堤,湖中有了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化墩四岛。颖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阳县,唐宋时期,即与惠州、杭州西湖并称,晏殊、欧阳修、苏东坡相继为太守,曾游
-
词林系年
-
作者:夏承焘 王荣初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亿 丁谓 通鉴 宋真宗 刘筠 钱惟演 晏殊 三司使 校理 武将
-
描述:主领族兵攻西凉府。既至,见六谷蕃部强盛,惧而往攻回鹘,为回鹘击败。
-
日铸茶诗话
-
作者:钱时霖 来源:茶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欧阳修 评价 两浙 名茶 记载 黄庭坚 晏殊 煎茶 茶诗
-
描述: “日铸茶”产于绍兴日铸山,又名“日注茶”。为许多诗人所吟咏,亦被载入许多史籍。最早记载日铸茶的书是北宋欧阳修撰的《归田录》,对日铸茶作了高度的评价。书云:“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北宋词人晏殊《烹日注茶》诗:
-
宋人佚词一首
-
作者:彭国忠 来源:文献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佚词 宋人 东风 丞相 唐圭璋 宋词 词话 无名氏 漏收 晏殊
-
描述:宋人佚词一首
-
秋词
-
作者:孙武军 刘禹锡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梧桐 李商隐 郑思肖 欧阳修 湘夫人 九歌 串香 诗情 屈原 晏殊
-
描述:秋词
-
西安:古城夜放花千树
-
作者:苏战冰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七大古都 西安 休闲文化 历史积淀 晏殊 西汉 西周 宋人 长安 秦人
-
描述:有秦人闭目塞听之说。这毕竟是谈谈而已,通过西安人的夜生活,你完全可以明白西安人懂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