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佳句一字谜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佳句 字谜 《浣溪沙》 北宋词人 晏殊
-
描述:,从扬州路过时,听说江都尉王琪诗才不凡,便让人请王琪过来相见。把酒倾谈之间,晏殊面对眼前的晚春景色,不觉又忆起去年未完的《浣溪沙》来,便对王琪说:“去年老夫游西湖,偶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句,却一直未得下句,今日重见此景,何不以好句相续呢?” 在晏殊沉思之际,王琪起身拱手答道:“何不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罢,立即拍手称妙,便把这一句写入了他的词中。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传为千古佳句。晏殊与王琪联句之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后人便以“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为一个谜面,打一字,此谜甚妙。 归来的燕子,即昔日之鸟,谜底就是一个“鹊”字。
-
真才实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品牌与防伪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人生哲理 生活态度 人生观 处世原则
-
描述: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词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词 诗化 词体
-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词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词体的拓展,从而得出词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
论晏殊的心灵冲突与人生境界
-
作者:李万堡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忧乐冲突 刚柔冲突 知足境界 有容境界
-
描述:但这种圆融之中又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冲突,于是他在行动上就常表现为跋前踬后,在艺术上则仿佛风雅不作。
-
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比较研究
-
作者:辛海苗 梁龙飞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词 语言运用 比较 原因
-
描述:本文在修辞理论观照下,先理出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的具体表现,相同之处:如运用相同、相似的语句,频繁使用数词和"寿"字,设色异彩斑斓,巧妙化用典故;不同之处:如诗的语言对偶工整、贵气逼人,词的语言叠音悦耳、直白平易。然后从两种文体的特点、发展状况、作者本人的创作观及身份地位上来分析语言运用异同的原因。
-
进贤写意(组诗)
-
作者:邓伍生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组诗 写意 宰相 晏殊 词人
-
描述:1.宰相词人晏殊 能把词吟到宰相的高度 也能把宰相做到词的境界 千年以来 舍你其谁?
-
诚信好学的晏殊
-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之友(快乐作文与阅读)(低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好学 诚信 北宋时期 “神童”
-
描述: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荸蒙、一或治蒙。14岁时,他就才华出众,被人称为“神童”。
-
晏殊巧逢“燕归来”
-
作者:暂无 来源:学生阅读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文学修养 大明寺 诗句 作者
-
描述: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曼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他立即决定把王琪请来,~同探讨诗文。
-
晏殊巧逢"燕归来"
-
作者:唐泽 来源:开心学语文(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文学修养 大明寺 诗句 作者
-
描述:一次,宋代词人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
论晏殊词对花间词风的继承和开拓
-
作者:谢煜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花间词 继承 开拓
-
描述:情之作居多;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又明显超出于花间词风,不仅在题材上有所扩大,更重要的是在表达上的超越,士大夫情怀的出现,词作中的主体介入性得到加强;他的词雅致、真切,对于之后宋代婉约词的发展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