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小议晏词之“清”
作者:刘丽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冯延巳  词风  士大夫  欧阳修  北宋  伤春  主要表现  情感  代表人物 
描述:在北宋初年的词坛上,南唐冯延巳的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士大夫词人。清人刘载熙曾经这样评价宋初词坛上作为主流词风的代表人物欧阳修与晏殊二人"冯中正词,欧阳永叔得其深,晏同叔得其俊"①。据说,晏殊本人也是有意识地学习冯延巳的词风。北宋刘窸在《中山诗话》里记载:"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
珍惜当前
作者:浦晓婷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蜘蛛  北宋时期  人生  弱势群体  故事  父母  高三  晏殊词  感悟  甘露 
描述:我无法感受到远在北宋时期晏殊所经历的无奈与痛苦,但是那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足以引发出我颇多的感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得不到’
一门父子花间词
作者:乔建军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词  花间鼻祖  晚唐五代  南唐词  审美规范  温庭筠  冯延巳  晏几道  晏殊词  继承 
描述:如"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忆昔欢宴伊人远
作者:李秀敏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词  理致  归来  天气  唐宋词  深婉  人生体验  主旨  唐圭璋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笔调闲婉自然,理致深蕴,为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论及此词的主旨
晏殊词在唐宋词转型过程中的词史地位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唐宋词  士大夫  艳情词  七十年  冯延巳  雅化  性爱心理  发展历程  创作 
描述:宋朝建立的最初七十年间,词坛颇为沉寂。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鼓舞下,纷纷"学而优则仕",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对新政权的体认和参政议政热情的蓄积,因而即便在统治者鼓励士大夫饮宴享乐的社会风气下,文人也更热衷于创作与理想抱负相关的诗文,而不愿创作被五代亡国之君大力抒写过
宋词二首赏析
作者:周先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晏殊词  赏析  饮酒  浣溪沙  苏轼  人生态度  生活情趣  生活内容  文史知识 
描述:思想的反映,晏殊词不免带有富贵气和脂粉气;虽然如此,却又并不伤于
论晏殊《珠玉词》中的“臣妾心态”
作者: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晏殊词  珠玉词  珠玉词  臣妾  臣妾  欧阳修  欧阳修  宰相  宰相  作品  作品  身份地位  身份地位  词学研究  词学研究  家国  家国  内心  内心 
描述:晏殊不仅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太平"宰相,同时也是引领一代词风的词人。晏殊有《珠玉词》存世,作品有130余首。《珠玉词》在内容上基本没有离开传统的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歌宴祝酒一类题材,正因如此,"既没有关乎家国兴亡之重大题材,又没有心系黎民疾苦的深长叹惋"①一直成为学界对晏殊词的基本
试论冯延巳和晏殊的创作共同点
作者:王新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花间词  花间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词  晏殊词  词作风格  词作风格  题材  题材  情爱  情爱  主题  主题  观念  观念  工具  工具 
描述:一、题材范围相同从冯延巳的《阳春集》与晏殊的《珠玉词》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在观念上都像花间词人一样把词当做酒边宴前的佐欢工具,题材仍不脱花间派词范围,词作内容仍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冯词
情理兼包,圆融观照:晏殊《浣溪沙》理性情致剖析
作者:陈连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融  圆融  晏殊词  晏殊词  观照  观照  浣溪沙  浣溪沙  理性情感  理性情感  温庭筠  温庭筠  言志抒情  言志抒情  价值体现  价值体现  李煜  李煜  修养  修养 
描述:理性,有圆融的观照之趣,这也是晏殊词的价值体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