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汤显祖戏曲与昆腔的关系
-
作者:程芸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腔 宜黄腔 “四梦”
-
描述:所據”。文人傳奇聲律的規範化、體制化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動態的揚棄過程。
-
《牡丹亭》和昆腔
-
作者:徐朔方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昆腔 昆腔 《牡丹亭》 《牡丹亭》 宜黄腔 宜黄腔
-
描述:制作,同样功不可没。
-
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研究述评
-
作者:黄振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昆腔 海盐腔 宜黄腔
-
描述:对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的看法,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着分歧。徐朔方、钱南扬两位学者的意见和"昆腔"、"海盐腔"、"宜黄腔"三种观点最有代表性。认真梳理分析了晚明以来对汤显祖剧作"失律"及近代对汤剧腔调
-
梅兰芳与昆曲
-
作者:朱家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思凡》 《游园惊梦》 李寿山 《惊梦》 光绪皇帝 杜丽娘 昆腔 蕙兰 牡丹亭
-
描述:梅兰芳与昆曲朱家 京剧演员有本领的都自己要求以昆乱不挡为标准,科班学戏要以昆腔打基础。所以梅兰芳11岁开始登台第一次演戏就是昆线《鹊桥·密誓》的织女。到二十多岁已经大红之后,在民国四年开始演《金山寺
-
明代昆腔的雅化和官语化
-
作者:戴和冰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雅化 昆腔 明代 《十五贯》 推陈出新 戏曲 不景气
-
描述:对于昆腔来说,雅化绝不是官语化,这一点是必须给予特别强调的。昆腔的雅化,在内容上,是人文精神的注入、是文化品格的提升,而官语化则是标准语的推广;在时间上,雅化与官语化是昆山腔的不同发展阶段,雅化是官
-
遂昌县民间昆曲活动与汤显祖
-
作者:罗兆荣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昆曲 遂昌县 昆班 昆腔 乐器组合 传统剧目 人员组合 昆山腔 城隍庙
-
描述:(奏)唱昆曲有十番、锣鼓调、坐唱班、昆腔班等四种形式。$$十番:由小鼓、檀板、梅管、三弦、双清、笛
-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和教学刍议(下)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明清戏曲 作品 教学 小说 昆腔 清诗 汤显祖 发展史 《西厢记》
-
描述:一、元明清诗文的研究是薄弱环节 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依赖于元明清文学研究的成果。对汗牛充栋的元明清文学作品,我们的研究,还是非常肤浅的。本文的上半部分(载本刊一九八五年第二期),我们论述了元明清文学十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对于促进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和教学,都是至关紧要的。
-
论张凤翼——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凤翼 汤显祖 传统文人 王世贞 领袖人物 中进士 演唱艺术 昆曲 昆腔 贵族
-
描述:出入于贵族官僚的府邸以及勾栏乐户之间,显得和主要倚仗诗文为生的别
-
弋阳腔的产生和发展
-
作者:流沙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戏剧家 昆曲 剧种 川剧 剧目 汤显祖 京腔 昆腔 戏曲舞台
-
描述:西弋阳腔,这在过去一些记载里是早已肯定了的。清代乾隆间李调元《雨村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京谓京腔,粤俗谓之高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李调元是四川人,是当时的戏剧家,他编过一些剧本。现在四川川剧里特别
-
论民国年间的昆剧研究
-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剧研究 民国年间 戏曲研究 传奇 明清戏曲 汤显祖 中国戏剧史 昆腔 曲谱
-
描述:昆剧进入民国年间之后,由于受衰败的经济、腐朽的政治、连绵不断的战争与多元艺术形式兴起以及自身陈旧的艺术表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空前地没落。青木正儿慨叹在北京看不到昆剧,只是到了上海徐园才看到童伶的演出。他所说的是昆剧传习所的学员演出。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