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启示录
-
作者:蔡少华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传承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运作方式 白先勇 昆剧 启示录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演出过程,就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剧院探索昆曲艺术传承弘扬和艺术团体改革发展道路的实践过程。4年来,我们走过了令人兴奋的过程,青春《牡丹亭》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我想把它告之于大众。$$启示一 昆曲艺术是东方审美的极致体现,是精美的戏曲艺术,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昆曲是中
-
魂,因梦而来
-
作者:胡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大剧院 艺术传承 声声慢 牡丹亭 清音 演出 昆剧 昆曲
-
描述:幽谷清音声声慢,百变仕女入画来,10月11日晚的上海大剧院中剧场座无虚席,众多昆曲观众期盼已久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剧艺术传承专场隆重登场.
-
记道和曲社和曲友汪粲英
-
作者:夏红珍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抗美援朝 杜丽娘 演出 昆曲 昆剧 表演艺术 游园 父亲 纪念
-
描述:的皂罗袍——姹紫嫣红开遍……尽管年高,但仍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后来,得知她在抗美援朝时期,为捐献
-
星空巡礼:当代昆坛简述
-
作者:骆正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牡丹亭 当代 文化艺术遗产 演出 演员 潘金莲 历史积淀 表演 剧目
-
描述:仍在不断地散发着幽兰的清香。本文想从当代的角度特别是从振兴昆剧的角度,对昆剧的现状做一简要的评述。
-
竹笛在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中的艺术地位
-
作者:邹建梁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艺术地位 竹笛 昆剧 伴奏乐器 审美要求 演奏者 音乐
-
描述:昆曲被誉百戏之祖,汤显祖的《牡丹亭》更是昆曲中的精品。由苏州昆剧院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无论是在音乐、服装、舞台、灯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迎合了当代的审美要求。特别是音乐方面,在作曲家进行全新的配器编排以后,整个音乐层次分明,每一个曲牌在传统的伴奏基础上增加了若干其他的乐器,使得音乐更
-
浅析昆剧《1699·桃花扇》八艳主题音乐
-
作者:张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题音乐 桃花扇 昆剧 《牡丹亭》 人物形象 音乐结构 连贯性 熟悉感
-
描述:戏曲中运用主题音乐贯穿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增强音乐结构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加强观众对音乐的熟悉感.主题音乐贯穿的配乐手法在新排昆剧剧目中的运用越来越突出.如新编昆剧<1699·桃花扇
-
彩笔新题《玉簪记》
-
作者:越石 来源: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玉簪 牡丹亭 昆曲 昆剧 彩笔 博物馆 华文 艺术 作品
-
描述:挑选<玉簪记>,是因为它是昆剧生旦戏的代表,是最能表现昆剧表演精深之处的作品.尤其是岳美缇和华文漪的<玉簪记>,他们的每一个配合都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我敢说这是昆剧艺术的登峰造极.--白先勇
-
湘昆简讯
-
作者:张富光 来源:艺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中日友好关系 优秀文化 湖南省 牡丹亭 昆曲 器乐曲 昆剧 山门
-
描述:为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加强中日文化交流,促进中日友好关系,受中国文化部派遣,湖南省昆剧团将带昆曲名剧《牡丹亭》、《醉打山门》、《挡马》和部分昆曲器乐曲,于
-
生死可越,有何不可越 评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
-
作者:方军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剧 中日 生死 主演 中国北京 杜丽娘 歌舞伎
-
描述: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继在日本京都,中国北京、苏州等地公演后,于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在沪亮相。被誉为日本梅兰芳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杜丽娘。有人曾问,若有一天,杜丽娘由一个外国人来演,那将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海源园林别墅中的绿色曲调
-
作者:林小峰 来源:园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美 朱家角 牡丹亭 绿色 海源 园林别墅 古典园林 昆剧 景观 自然环境
-
描述:时间:2010年的某个周末地点:上海古镇朱家角北首西井街,镇上最大的庄园式百年古典园林——课植园(园名定为"课植"乃寓"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