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9(1)
1984(1)
1981(1)
按来源分组
长城(1)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相关搜索词
“兴象”释义
作者:杨明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象  严羽  胡应麟  许学夷  纪昀  方东树 
描述:指诗歌所传达的兴致、感触、情怀、情趣等。古人用兴象称说作品时,其注意点大多不在于象,而在于兴,在于诗中是否蕴含兴以及兴的传达是否自然、悠永。明清时期的论者,认为兴象乃诗之特质所在,是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美学要求,而汉魏、盛唐诗乃是兴象高卓的典范。他们所要求的兴象,其实就是严羽所谓兴趣。正确理解兴象的含意,对于研究古代诗学颇有意义。
阮诗风格探源
作者:辛筠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阮籍  诗品  作品风格  小雅  诗歌评论  文学史  渊源关系  胡应麟  相似之处  方东树 
描述:所自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以后,千百年来,不少诗歌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明朝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步兵虚无恬淡类《庄》、《列》。”清代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又提出另一种看法:“阮嗣宗《詠怀诗》,其源本诸《离骚》。”此后,有的评论家支持这一说,有的评论家又支持另一说。如刘熙载在《艺概》中以肯定的语
形象·兴象·意象-古代诗论中几组形象范畴考辨之一
作者:陈一琴  来源: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象  意象  古代诗论  诗歌形象  胡应麟  考辨  文心雕龙  方东树  诗说  诗歌创作 
描述:的内容和界限;“意境”只是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决不能混同而论。本文仅就诗说史上一组最基本的范畴——“形”、兴象”、“意象”,作个初步的考察和辨析,企望能勾出它们产生、发展的轮廓,并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
曾巩诗歌创作渊源探析
作者:李艳敏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诗  诗歌创作  现实主义诗歌  欧阳修  陶渊明  韩愈  文学发展  杜甫  谢灵运  方东树 
描述: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有它的承上启下的关系都会有它的创作渊源,它反映着文学发展中艺术规律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的具体体现,便是后辈作家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作家,都会从前人的创作中吸取经验,他们的作品也就会留下追步前贤的痕迹。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