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文学思想及其传播与接受
-
作者:薛俊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文道观 散文 批评
-
描述:批评的基本状况,致力于将曾巩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并通过不同时期的曾巩批评研究,把握其批评脉络与特点。具体论述主要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第一章“曾巩的文学思想及散文特色”,论述了曾巩文道观形成及基本提法。曾巩继承了孔子、孟子、杨雄、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道思想,并在时代政治、家学渊源及师友的多方影响下,好称先王之道,主张以文明道,并立足于经世致用。他认为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应当先道而后辞,反对溺于辞藻而轻道的文风,重视作家道德修养对为文的作用。但他不否定文的功能,认为文辞对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曾巩的文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散文创作。他散文创作的主要目的是尊经明道,并形成了结构谨严、行文讲求法度;行文曲折,运笔柔婉;语言平正雅洁的特点。第二章“曾巩文学思想的传播与接受”,首先是两宋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对曾巩多有赞誉,称道他的文章独具一格。延及南宋,理学家朱熹、吕祖谦关注曾巩思想的醇正,认为曾巩的文章峻洁有味、明白晓畅、不为空言、讲求法度而周密平正。其次,明代的曾巩批评没有脱离宋代理学家的影响,尤重曾巩的文道观,或认为曾巩是周公、孔子之徒复生,或认为曾巩的道学气太重;唐宋派推崇曾巩,唐顺之甚至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没有能及曾巩的;前后七子则不然,王世贞认为不能将曾巩文与韩、柳、欧、苏文并称。不过明代认同曾巩文章的理学气质,并对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了探讨。其三,曾巩在清代很受推崇,乾隆的点评推动了曾文在清代的传播。桐城派对曾巩多有激赏,他们的“义法说”与曾巩的“道法说”有密切的联系,并好曾文的谋篇布局、语言简洁,自然平易。
-
论陆九渊诗中的“生民”情结
-
作者:江瑛 陆业龙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生民 文道观
-
描述:研究者对陆九渊的诗作很少研究,其实,作为心学大师的陆九渊有着强烈的“生民”意识,在其为数不多的诗作中,忧民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文道观中,“生民”意识构成了其“道”的另一个支点。
-
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文学创作
-
作者:胡迎建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文道观 理明义精 江西诗派 语录 墓志铭 道与文 周敦颐 文与道 文以贯道
-
描述: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文学创作胡迎建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是心学创始人,其学术生涯主要在理学方面,没有系统的文论,但“文”又是他随时关注的问题,故在著述、讲学与通信中时常发表一些见解。他为文较多,偶而也作点诗,以涵泳性情,“雍容自适。”探求这位心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