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1)
学位论文
(2)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
地方文献
(3)
按年份分组
2014
(1)
2010
(2)
2007
(2)
2006
(4)
2004
(1)
2003
(1)
1999
(3)
1997
(1)
1995
(1)
1988
(2)
按来源分组
蒲松龄研究
(3)
明清小说研究
(3)
其它
(3)
古典文学知识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社会科学辑刊
(1)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1)
兴大中文学报
(1)
社会科学评论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胡应麟
耳食录
文言小说
史料价值
传奇
价值
史志目录
交叉学科
市人小说
小说史
爱情作品
汤显祖
研究述评
笔记
清初
叶昼
南丰
古代小说研究
唐传奇
《钟》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
太平广记
可能性
首页
>
根据【关键词:文言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试探两种文类所衍绎的「传奇美感」
作者:
傅正玲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昆曲
昆曲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紫钗记
紫钗记
描述:
小說、話本、諸宮調、雜劇、崑曲等文類,亦統貫出一脈相承的美感特質。 明傳奇從作品結構到美感精神,表現出抒情文學的特質,湯顯祖的作品深具代表性,唐傳奇的〈霍小玉傳〉先後被他改編成兩齣劇作,他從唐傳奇中所擷取的並不只是故事輪廓,當中更有抒情美感的詮釋與轉化,傳奇之美從〈霍小玉傳〉到〈紫釵記〉正可見其在不同文類中的衍繹。
论《聊斋志异》创作题材的三个源头
作者:
朱振武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
《聊斋志异》
“三言”
市人小说
文言小说
“二拍”
创作题材
《牡丹亭》
民间故事
描述:
,人们作过很多研究,下面一种观点似乎最值得注意:《聊斋》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作者“熔雅文学与俗文学于一炉”,蒲松龄的小说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文人小说”创作的一些传统,更重要的是从“市人小说”创作中吸取了营养,从而成为全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光辉总结”①。《聊斋》创作“雅俗结合”,多方面汲取了文人小说和市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结晶。如在取材上,蒲松龄不仅继承了文人小说“志怪”、“传奇”的传统题材,并有所拓展,而且对市人小说里一些新的题材内容加以吸收,还把一些民间文学的题材内容也揉进他的小说,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聊斋》的容量,并呈现出审美趣味的多层面性。“人们的艺术偏好也可以按照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一致概念加以解释。按照这一概念,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似乎与她们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一致的作品。”②由于《聊斋》取材的广泛,不同层...
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
作者:
钟林斌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之恋
六朝志怪
《搜神记》
《太平广记》
《牡丹亭》
魏晋六朝
《搜神后记》
文言小说
小说史
灵魂不灭
描述:
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