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报纸(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
历史名人 (1)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1)
2012(1)
2008(1)
2007(1)
2005(1)
按来源分组
新华每日电讯(1)
北京纪事(1)
文化遗产(1)
江南论坛(1)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光华时报(1)
抚州市政协“摸”清“临川文化遗产”家底
作者:张志坚 王裕良  来源:光华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临川文化  专题调研  政协  市委书记  抚州市  历史文化  文化遗存  服务地方经济  佛学研究 
描述:抚州讯:近日,抚 州市委书记钟健华专门 召集了市委、市人大、市 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 和城建、文化、旅游等相 关部门对报告中提出的 工作思路和建议予以采 纳,对调研组提出的新 发现的有开发价值的古 村落、名人史料、名人文物加以保护、深 入挖掘,要开发利用好临川文化遗产,让 它为富民兴市服务。至此,市
安仁板凳龙 舞起我们的板凳龙
作者:徐冬 付勇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板凳  安仁  文化遗产保护  四川省  非物质  达县  名录  记者  微笑  表演 
描述:6月4日上午,记者驱车奔赴达县安仁乡,找到了达县安仁板凳龙的唯一传承人谭显均,现年59岁的他,黝黑健壮,脸上总是带着微笑。2007年安仁板凳龙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谈起板凳龙,谭显均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苏州昆曲现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潘福能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昆曲  苏州市  借鉴意义  牡丹亭  保护条例  白先勇  新世纪  基本情况 
描述:新世纪以来的十年,苏州昆曲摆脱困境得到发展,一批新版的昆曲经典蜚声海内外,创造了"苏州昆曲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苏州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钱永平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研究  牡丹亭  昆曲  保护研究  傀儡戏  戏曲表演 
描述: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和“上昆”全景式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界下的北京
作者:刘红庆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  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昆曲  北京市  牡丹亭  手工技艺  木版水印  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 
描述:始终不会停歇……
“遗产日”主人该是谁 冯骥才:应是老百姓
作者:廖翊 王立武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冯骥才  世界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  生活原生态  文化遗产保护  古村落  民族灵魂  生活方式  中国民间  民间艺术 
描述:“遗产日”主人该是谁 冯骥才:应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