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2(2)
2011(1)
2009(2)
2002(1)
1994(1)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
新华月报(1)
戏剧艺术(1)
文学遗产(1)
抚州师专学报(1)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
中国戏剧(1)
丝绸之路(1)
戏剧文学(1)
《牡丹亭》“至情”主题的文化意义
作者:尧鑫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主题  至情主题  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 
描述:本文立足于戏曲《牡丹亭》的文本,力图阐释在其"至情"主题的表层之下所隐藏着的有关社会、人生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深刻内涵,以说明戏曲《牡丹亭》之所以能久传不衰的深层原因,阐明汤显祖所表达的"至情"主题的文化意义,以提供给大家解读戏曲《牡丹亭》更广阔和更深入的探讨视角。
《周礼》的乐舞职官制度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郭迎春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乐舞  职官制度  文化意义 
描述:本文通过对《周礼》中乐舞职官的整理,追述周人的乐舞教化制度,列举周人乐舞职官设置属员、级别及主要职掌的范围等,分析乐舞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观念,肯定了《周礼》乐教的积极意义及其超越历史时代的进步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宫廷及民间乐舞演艺的发展变化做一基础工作。
昆曲经典的历史思维与现代投射:论上昆版和青春版《牡丹亭》的
作者:张辰鸿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历史思维  改编  投射  中国古典艺术  文化意义  文化承载 
描述:昆曲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典范,在现代的每一次搬演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然而过重的文化承载,极易令昆曲迷失,淡化其场上的属性与功能,尽管各种演出尝试对昆曲在当代的生存传播都是有益的,然而只有从舞台性出发的经典褊寅才能实现昆曲表演的良性专承,
中国的狗文化
作者:朱积孝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史记》  《周礼》  狗肉  战国时期  司马相如  银雀山汉墓  女真人  出土文物  文化意义 
描述:中国的狗文化朱积孝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狗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象征体,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蕴含着深层民族心理结构,表现出多重复合的社会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态放射出卓异的光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狗民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一、古...
江西古代妇女的文学生活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姚品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古代  文学生活  丈夫  文化意义  女诗人  女性作者  女作者  王安石  文学妇女  女子 
描述:点滴滴,洒向那化育精英的文化土壤。今天我
《鲁颂·驷》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姚小鸥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国  周礼  春秋时期  出土文献  军事力量  文化意义  复兴  主旨  成就  辨析 
描述: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辨析,指出《鲁颂》中《駉》篇的主旨在于歌颂鲁僖公振兴鲁国军事力量的活动及其成就,并指出这是春秋时期鲁国复兴“周礼”的重要内容,从而证明《鲁颂》当为《颂》诗一部的根据所在。
“临川四梦”集结上演的文化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文化意义  《上海戏剧》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戏剧家  发展史  文章 
描述:荣广润在《上海戏剧》(2009.3)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上海昆剧团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戏剧家汤显祖的全部“临川四梦”集中上演(2008年12月底演出),这在昆曲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盛举,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意义。
“鞭打芦花”的文化意义
作者:尹媚丹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意义  鞭打  “明德”  “亲亲”  基本精神  思想体系  周礼  “仁” 
描述:己”、“复礼”为诉求
浙江省玉环话微探
作者:蒋晓晓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浙江省  玉环  语音系统  语法  形容词  描写  主要内容  语词特点  音变现象  研究方法  小称变调  文章  文化意义  体貌系统  特色词语  舒声促化  入声舒化  民俗风情  论文选题  连读变调 
描述:变现象。 第三章“玉环话语词特点”。介绍了玉环特色词语、俗语、詈语并对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它们都是考察地方民俗风情的“活化石”。 第四章“玉环话词法研究”。本章是对玉环话的语法进行研究的一章,描写了玉环话里的附缀式形容词、形容词性结构、代词、助词、否定词。 第五章“玉环话的体貌系统”。对玉环话的体貌进行了描写。 第六章“总结”。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作了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