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1)
报纸(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
地方文献 (9)
按年份分组
2013(5)
2009(3)
2008(3)
2007(3)
2006(7)
2005(8)
2003(2)
2002(5)
2000(4)
1996(4)
按来源分组
液压与气动(2)
戏曲艺术(2)
抚州日报(1)
炎黄世界(1)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1)
皮革科学与工程(1)
校园歌声(1)
收藏(1)
北京农学院学报(1)
数学通报(1)
重点实验室应是学术交流的平台
作者:李华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交流  南开大学  化学生物学  福建农林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  餐桌污染  国际学术交流  学术委员会  教授 
描述:重点实验室应是学术交流的平台
物权法不应是特权法
作者:王琳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物权法  特权法  公开信  私有财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宪法  立法机关  劳动者  市场经济  教授 
描述:物权法不应是特权法
吴炳晚节考辨
作者:申江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辨  吴炳  晚节  降清  提出异议  痢疾  史料  永历朝  南明史  教授 
描述:《艺术百家》1989年第一期刊载的王染野君《也谈吴炳晚节》,对蒋星煜教授的《吴炳降清后死于痢疾考》提出异议,认为吴炳并未降清,“是一位出名的尽晚节的忠臣”,并为此作了一番考证。对于王君的论证,笔者
延安大学学者--陈宗礼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安大学  教授  细胞生物学  学者  生命科学学院  畜牧兽医  西北大学  生物工程  重点实验室  硕士研究生 
描述:延安大学学者--陈宗礼教授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验案
作者:孙丽平 王延博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小儿哮喘  验案  治疗  教授  王烈  反复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  反复发作  干咳无痰 
描述:及激素3天,症状减轻。其后病情反复发作,每年3~4次,多在入冬及春天发作。3天前因过食甘甜而上症又现,咳嗽、喘促、喉中哮鸣有声,经某医院诊为“支气管哮喘”,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静滴2天,症状无明显缓解而来就诊。病程中饮食减少,夜卧不宁,喘甚时不能平卧,睡中因咳易醒,大使干,每2天1次,小便色黄。
周礼全 张巨青 教授来我校讲学
作者:荆政哲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  青年教师  教授  哲学  金岳霖  学术委员会  讲学  武汉大学  与逻辑 
描述:1990年10月20日—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岳霖基金会主任委员周礼全教授、武汉大学张巨青教授,来我校讲学。周礼全教授为我校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作了《哲学与逻辑的关系
中国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宋史  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权  史弥远  曾布  宋史研究  宋代经济  法律地位  中外学者  教授 
描述:,副教授23名。这些学者中,有我大陆学者39名,香港地区学者3名,美国学者8名,联邦德国学者
承泽家学 更上层楼
作者:李炜  来源:健康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儿科  王鹏飞  传人  教授  黄精散  幼师  儿科辨证  儿科临床 
描述:望望孩子的头顶,再瞅瞅上腭,看看手掌,便知孩子的病情,这是北京“小儿王”第四代传人王应麟的绝招。 现年57岁的王应麟教授自幼师承家学,后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学院
岸遥生白发 波尽露青山--访著名法学家李浩培教授
作者:刘俍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国际私法  法学家  法律顾问  法学体系  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  外交部  教授  新气象 
描述:一位这样的老学者。八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幢普通的宿舍楼里,访问了这位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李浩培先生见我到来,笑着起身相迎。他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步履稳健。据说,他过去一直坚持全天上班办公,直
李灏教授简介
作者:华力  来源:力学与实践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研究  物理学  损伤力学  断裂力学  材料力学  力学学科  力学理论  教育工作  国际交往  教授 
描述:李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与力学工作者。近半个世纪来,他为我国的力学教育工作,为提高我国的基础力学理论、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等学科的水平作出了贡献。他在国际上与力学同行有许多联系,为力学学科的国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