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岁朝清供
作者:聂鑫森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描写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它描写了古代迎新送旧的欢乐景象。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贴春联,把春节的氛围酿造得浓浓的。
“暖”的何止是酒?:《元日》中的“暖”
作者:蒋智斌  来源: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思想感情  寓意深刻    王安石  描写  文笔 
描述:《元日》写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之前。这首诗借描写新年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锐意改革的思想感情。诗中“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己成为千古佳句。整首诗让人感觉文笔轻快,色调明朗
戏曲大舞台
作者:黄蕾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  语言  昆曲  牡丹亭  文章  父亲  记忆  描写 
描述:然后就其主要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写小故事;也可以直接描写看到的一出戏曲演出,写出观后感。但要注意再
“只羡鸳鸯不羡仙”——论冒襄、李渔的言情传奇小说
作者:曲金燕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董小宛  王二  传奇小说  冒襄  人文思潮  戏曲  描写  白话小说  牡丹亭 
描述:己之情,如戋戋居士的《小青传》、徐瑶的《太恨生传》、黄周星的《补张灵、
课标教材古诗文积累
作者:李薇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标教材  古诗文  描写  李商隐  白居易  名句  积累  杜甫  王安石  表达 
描述:课标教材古诗文积累
秾情不艳 轻倩飘逸——谢逸词散论
作者:孙友俊 颜捷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  风格  艳情词  宋词  发展史  描写  西江月  艺术美  词风  士大夫 
描述:谢逸是宋代一位有名的词人,后来渐渐被人遗忘。本文通过比较。对谢词的内容及艺术作了初步探讨,着重指出:谢词虽承“花间”传统。但他那婉秀多姿。轻倩飘逸的独创风格,在今天仍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从而肯定谢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其地位。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
作者:张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塞诗人  艺术特征  岑参  盛唐诗坛  沈德潜  自然风光  胡应麟  翁方纲  描写  西域 
描述: 边塞诗人岑参,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历来享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杜甫认为,他可与鲍照、谢眺媲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为李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明代胡应麟赞美岑诗“清新俊逸,大是俊才”,清代沈德潜、翁方纲、方东树和刘熙载等人也
论金瓶梅的情感特性和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
作者:及巨涛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兰陵笑笑生  创作动机  西门庆  情感  道德意识  特性  李瓶儿  描写  汤显祖  中国文学史 
描述:的工作并不在于下简单的结论,而在于对《金瓶梅》本身作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金瓶梅》的情感特性与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戴叔伦及其诗初探
作者:李金坤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诗歌创作  由盛而衰  中兴间气集  描写  中国文学史  唐诗选本  贞元  王安石  演变过程 
描述:尊称为“诗伯”。收诗下限止于大历的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戴诗6首,在所选26位诗人中占第9位。宋代王安石《唐百家诗选》选戴诗47首。明胡震亨在前人基础上收戴诗238首。康熙年间编修的《全唐诗》收戴诗300余首,成为戴诗集中数量最多的选本。清代《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也选录了戴诗。今人的各种唐诗选本及鉴赏类著作,都选其诗。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自唐以来,戴叔伦的诗的确博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对于这样一位政绩卓异的循吏和才华出众的“诗伯”,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他的生平、思想及诗歌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文章,尚属不多。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戴叔伦其人其诗作一初步探研。
刘绍棠致力创作乡土文学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创作  刘绍棠  三十年  新文学  乡土文学作品  作家  文学流派  雷达  五四  描写 
描述:自“五四”新文学以来,乡土文学在我国文坛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拥有大量的作家和丰富的作品。可是近年来乡土文学的研究、乡土文学的创作有些冷漠起来。两年前刘绍棠同志郑重提出建立乡土文学的主张,并且决定今后致力于乡土文学的创作,这是因为,用他的话来说,一、在生身之地生活了三十年以上,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