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6(1)
2005(3)
2000(2)
1997(1)
1991(1)
1984(1)
1982(1)
1981(1)
1980(1)
按来源分组
传媒观察(3)
新闻战线(2)
财经杂志(1)
新闻爱好者(1)
河南教育(高校版)(1)
新闻实践(1)
新闻与传播研究(1)
群言(1)
记者摇篮(1)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报纸应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
作者:余忠华 张玺乾  来源: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报纸  先进文化  传播 
描述:生活、科研等活动。对于社会前进中出现的阴暗面和弊端 ,对人民群众的缺点错误也是要揭露和批判的 ,但这种揭露和批判必须有利于社会进步。那种为了迎合少数读者去刊登低级趣味、消极颓废 ,封建迷信或伪科学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专家应是专版的支柱
作者:鲍秀君  来源:记者摇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健康意识  支柱  专版  专家  报纸 
描述:不知是由于健康广告的利益驱动,还是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快速提高。眼下,各类报纸的健康版都挺红火。原来没有这类版的,有了;原来有健康版的扩了又扩。
运河边上的马齿菜--缅怀绍棠师
作者:陆士华  来源:群言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齿菜  刘绍棠  老师  运河  特快列车  中风偏瘫  胡耀邦  报纸  黑色  出版社 
描述:(一)我得知绍棠老师病逝的噩耗,是在南下杭州的特快列车上。坐定不久,无意之间,我在旅伴手中的报纸上,猛然瞥见一行黑色大字:"著名作家刘绍棠昨日辞世"。我的心轰然一震,目瞪口呆。抓来报纸,匆匆读过消息
能不能写得更短些?——介绍两篇短的古文
作者:一得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文章  司马迁  王安石  古文  报纸  史记  翻案  读者  消息 
描述: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新闻应是“浓后淡”
作者:欧春良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看起来象  母鸡  好新闻  河南  鸡脯  砸碎  报刊  报纸  可口 
描述:多少年后,回味起来,还禁不住啧啧赞叹。翻开近期的报纸,觉得真正能称得上“浓后淡”的新闻,屈指可数。这是值得想一想的。
编辑应是老雕虫——小议标题
作者:何仁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题  编辑  社会主义社会  消息  吸引力  主题  人与人关系  报纸  通讯  特点 
描述:人关系的生动写照
专业户黄鹤清是何方人氏?
作者:蒋建新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业户  新华日报  黄鹤  新闻  新华社  报纸  专职  业主  快讯  事务 
描述:报纸都写明“专业户黄
“服务”不应是句空话
作者:辜晓进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沪铁路  火车站  报纸  北京站  南京  客车  新闻价值  恢复  水灾  中断 
描述:有短暂恢复)。于是,我这个每天至少读6份首都报纸、专事“研究”“新闻”的人被自己的孤陋寡闻激怒
系列评论不应是文件的翻版
作者:曹剑南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列评论  文件  言论文章  重点工作  宣传效果  问题论  报纸  策划 
描述:系列评论不应是文件的翻版
刘绍棠在我梦中
作者:王予民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刘绍棠  报纸  老师  创作  少年  作家  游国恩  小学  北京 
描述:绍棠兄,你到哪里去了?几次梦见你,好像还是1987年初次相见的样子:体格魁梧,性情豁达,快语诙言,谈笑风生。对你,我真是慕名太久,相见太晚呀!上世纪50年代初,你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时,就发表了成名作《青枝绿叶》。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不久,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姓崔,才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