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2)
期刊文章(2)
按栏目分组
非遗保护 (4)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1)
2007(1)
200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青春岁月(1)
相关搜索词
从抚州采茶戏的分类唱腔看其音乐特点
作者:李坛 王婧怡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唱腔  唱腔 
描述:抚州采茶戏在基本形态上属于歌舞类型小戏。因此,对于其唱腔结构的音乐分析,有助于从音乐角度提高对于南方,尤其是江西省花部系统各剧种之间的辨识。
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
作者:汪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历史溯源  音乐形态  文化语境 
描述:的时间顺序,本文将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性时期: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所研究对象的本体形态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归纳其曲调程式性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和伴奏程式性特征。其中“曲调程式性特征”指从抚州采茶戏音乐的音阶、调式、调性及旋律形态等方面归纳出的具有规律性的曲调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指的是抚州采茶戏音乐中的常用板式和曲牌及其特征;“伴奏程式性特征”则是指音乐中的常用乐器与乐队编制的特点。在对各程式性特征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本文列举了大量有价值的谱例和图表信息,以确保论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三章从结构布局、旋律、调式、调性等方面对抚州采茶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毛洪记》音乐选段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前一章所提出的关于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的程式性特征。...
申遗后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范思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戏班  戏班  传承  传承 
描述:成了半班,后发展为抚河大班。解放后,地方戏剧高速发展,被定名为抚州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地方剧种,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度是当地老百姓娱乐方式的首选。2010年6月2日,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 本文运用民俗学田野调查、文献学方法,介绍了抚州采茶戏的历史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过程,并对采茶戏的表演环境及其表演活动与观众的关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对临川抚州采茶戏剧团和旭东采茶剧团的个案研究,分析戏班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演出行为、收入分配、传承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传承和推动采茶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百多年过去了,抚州采茶戏在其发展历程中曾经遭受严重的创伤,如今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在最后部分对申遗后抚州采茶戏及戏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及戏班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有很多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需要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共同维护好抚州采茶戏的生态环境,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抚州采茶戏的历史回顾、发展前景及相关问题
作者:黄建荣 高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地方戏  地方戏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  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描述:誉和影响。抚州采茶戏在今后发展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是:恢复部分专业剧团,加强现有专业剧团的队伍建设;舆论宣传与激励措施相结合,扩大抚州采茶戏的普及面;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让抚州采茶戏尽快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