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财政政策在中国历代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叶振鹏 黄文模 隆武华  来源:财经论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改革  “重农抑商”  专卖政策  富商大贾  桑弘羊  财政信用  中国历代  王安石  抑兼并 
描述:财政政策在中国历代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叶振鹏,黄文模,隆武华中国古代社会,上下五千年,改革史不绝书,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繁荣的强大动力。其中比较重大的改革运动有:春秋末年齐国的管仲改革、战国中后期秦国的商祆变法、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桑弘羊变法...
论熙丰农田水利法实施的地理分布及其社会效益
作者:杨德泉 任鹏杰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熙宁  王安石变法  淤田  兴修水利  田赋  中国封建社会  政治改革  淮南  抑兼并 
描述: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改革家中,王安石似乎是最为不幸的,以至于在他身后900年的今日,他的思想和政绩仍受到人们不应有的指责。尤其令人不解的是,直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的农田水利法,也遭到了无端抨击。或指其“不实不当”、“徒劳烦
青苗法与反对派
作者:顾全芳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常平仓  抑兼并  欧阳修  反对派  宋神宗  地主阶级  政治集团 
描述:1957年,漆侠先生在指出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改良运动的实质”时,提出了在变法过程中,存在着“变法和反变法这两个对立的政治集团和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围绕变法的分歧,是“地主阶级内部
略论王安石变法的平均思想
作者:杨国宜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指导思想  抑兼并  平均主义  富国强兵  宋神宗  免役法  封建统治  农民起义  精神实质 
描述:以明显地看出。例如,他在《易象论解》中说:“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顺天休命,而以谦
试析王安石改革役法的目的
作者:罗家祥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免役法  差役法  法的目的  下户  熙宁  试析  文集  抑兼并  司马光 
描述:集权的措施,随着历史的
青苗法研究
作者:顾全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常平仓  司马光  高利贷  利息  抑兼并  熙宁  宋神宗  农民 
描述:观点的不同看法,目的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双百方针,发展学术,提倡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风。
青苗法之得失及其原因探略
作者:刘德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进步意义  反对派  建国后  土地兼并  探略  变法派  自耕农  抑兼并 
描述:贷钱于民,使饥乏者得解燃眉之急。它的推行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抑制了土地兼并,缓解了自耕农的贫困化,取钱有方,国库充衍,在当时条件下,有其积极进步意义。我认为,青苗法在历史上既没有象反对派刘攽在《与王介甫书》中所说的“介
论王安石“抑兼并” 思想
作者:叶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抑兼并  经济思想  学术界  经济学体系  经济理论  中国古代  系统性  规律性  土地兼并 
描述:如果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而“抑兼并”思想却与中国封建史伴随始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值得深入研究。 宋代王安石的“抑兼并”思想,无论作为他“全部经济思想的核心”,还是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经济理论”,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且大多学者给予了基本的肯定或高度
司马光王安石经济思想比较
作者:叶坦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经济思想比较  青苗法  反变法  宋代  理财  政治家  抑兼并  思想家 
描述: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也大致相同,然而,对待新法的不同态度,留给后人印象中的仿佛只有势不两立的关系。而且无论肯定抑或否定变法的观点,也大多将二者视力对立的两端,甲是则乙非,很少认真研究二者之异同所在,尤其
试论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问题:与蒋英杰同志商榷
作者:顾文栋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变法思想  评价问题  大地主  工商业  抑兼并  封建皇权  初步探讨  历史作用  北宋初期 
描述:此,我们谨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与作者商榷。并就变法失败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