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大企业家首先应是大富豪
作者:林海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家  中国  产权机制  企业领导  控制权  所有权 
描述:企业家和富豪之间能否划等号? 在国人看来,富豪得利,企业家得名,井水不犯河水。于是不难想象,诸如顾雏军和柳传志在同一个场合中出现,在很多人看来他们不是一路人。但是在海外,优秀的
国有经济应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作者:李治国  来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有经济  非国有企业  国家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本质  国有财产  收益权  所有权  处置权  私有制  支配权 
描述:国有经济应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革新应是资产联合与劳动联合
作者:刘桂斌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  经营者  资产联合  产权理论  劳动联合  所有权  出资者  法人财产权  劳动力 
描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革新应是资产联合与劳动联合刘桂斌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理论作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大胆地、有分析地吸收西方发达国家...
刘大年先生的“版权观”
作者:张扬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版权问题  “盲区”  马克思主义史学  所有权  近代史  著作权法  揭发隐私  隐私权  自重自律 
描述:刘大年先生的“版权观”张扬刘大年先生最近送我一本新书:刘潞、崔永华编的《刘大年存当代学人手札》。书籍装潢精美,却没有出版单位,也没有版权页和条码,在一般标有某某出版社字样的位置,印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字样。书中辑有刘大年在数十年中参加各种...
财政部门应是国有资产发包发租方的主要成员
作者:李国中  来源:财会通讯(综合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有资产  财政部门  企业主管部门  租赁企业  发包  全民所有制企业  人民政府  行政性公司  租赁经营  所有权 
描述:包、发租人资格无原则规定,发包、发租方难以真正履行其权责,承包、租赁企业的国有资产谁都管理,但谁都不对自己行为负责,
邮票应是特殊的有价证券
作者:唐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伪造有价证券  邮票  财产权  邮资凭证  法律特征  赔偿请求权  邮政法  货币  所有权  刑法 
描述:票不可分离,谁持有并按规定使用邮票,谁就可以主张邮票表示的财产权;邮票设定的权利只能向国家邮政部门行使,且须将邮票贴付交邮。基于上述这样的理解,大多数国家要么通过邮政法将邮票直接界定为有价证券;要么通过刑法将伪造邮票罪纳入伪造有价证券罪予以处罚,从而间接地将邮票归入有价证券,我国1986年邮电部、国家工商局、公安部共同发布的
人应是第一“资产”──对资产新定义的进一步思考
作者:刘凯旋  来源:会计之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产定义  新定义  经济利益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拥有或控制  企业控制  货币计量  经济资源  劳动能力  所有权 
描述:本文就资产定义的实质、特性等作了分析.提出了更进一步完善资产的定义和人应是第一资产的构想。
三株没有死
作者:李鑫生  来源:中国工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新  三株公司  家族企业  所有权  企业家  家族式企业  企业管理  生态美  家族化管理  现代企业 
描述:三株没有死
国企不应是所有权的退出
作者:宋逢明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所有权  国际贸易与金融  优先股  政策选择  国有企业  现金红利  国有股  国企  清华大学  企业经营 
描述:清华大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主任宋逢明日前撰文,认为国有企业不应是所有权的退出,而是国家从直接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中退出,同时保证国家的投资能得到一定的回报。因此,将国有股转为优先股至少是可以考虑的政策
吴宣恭教授经济学思想介绍
作者:何诚颖 李鹏 赵振华  来源:海派经济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产权制度  所有制结构  经济学思想  所有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权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论  产权主体 
描述:吴宣恭教授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著称的经济学家。他曾担任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国家社科基金理论经济学组成员等职。吴宣恭教授在50余年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