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史”考
-
作者:李勤德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先秦史官 女子 说文通训定声 记述 王后 周礼 起居注 考述 后汉书
-
描述:史官增加了困难,所以迄今并无专文考述。但是,从先秦到明清,有不少文献反映了女史设置的状况,在一些野史稗乘,话本小说,绘画题咏中,也往往以女史作为借喻和体裁。因此,为了弄清它的设置状况及其演变和职责,试作以下考述。一关于女史的文献记述最早可见于《周礼》,《天官冢宰·序官》有“女史八人”。“女史”条称:“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六宫,书内令,凡后之事以礼从。”贾疏:“案其职云掌王后之礼职,内治之贰,亦女奴晓书者为之,其职与王之大史掌礼同。”又《春官宗伯·序官·世妇》条下有:“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郑玄注:“女府女史,女奴有才
-
论我国古代诗歌意境观念对戏曲理论的影响
-
作者:阮国华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 戏曲理论 曲学 情景交融 结构观念 西厢记 古代戏剧 意境论 汤显祖
-
描述:自《诗》、楚辞到唐诗、宋词,经过一两千年的积累、凝聚、升华,形成了中华民族以诗的观念为主体的审美模式。自兹而后,人们便侧重于以诗的观念来观照各种新兴的艺术样式,诗的观念广泛渗透于诸种文学创作和批评之中。本文试图就古代诗歌意境论对曲学的影响作
-
谐趣园
-
作者:魏春玲 来源: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我国古代 郑板桥 对联 张廷玉 招徕顾客 酒家 专业老师 初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描述:醉人的妙趣酒联我国古代的酒家多用酒联来招徕顾客,如: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南西北人;闻香十里春无价,买醉三杯梦也香;铁汉三杯脚软,金刚一盏摇头;座上不乏豪客饮,门前尚扶
-
沈括对我国古代测绘技术的贡献
-
作者:董鸿闻 来源:测绘通报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测绘技术 测绘科学 我国古代 地图 守旧派 《梦溪笔谈》 王安石 大地主阶级 契丹 革新派
-
描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当时,儒法两家的斗争,主要是以法家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和以儒家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斗争。法家反对兼并,“绝兼并之路”,注重
-
《论语》和酒
-
作者:李生春 来源:酿酒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我国古代 外交活动 周礼 饮酒 礼仪 百科全书式 道德修养 祭祀
-
描述:周代典章制度和礼仪、礼节。酒是周代祭祀、政治、外交活动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周礼中饮酒之礼极其完备。《论语》谈礼当
-
漫談“如何研究中学古典文学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問题——
-
作者:黄寿祺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背景 欧阳修 出师表 孟子 我国古代 王安石 荀子 战国策 黄宗羲 文学教材
-
描述:和疑点”的問題。我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典文学遺产的研究是很有限的。理解也是很粗淺的,中学課本中所选的古典文学作品,虽然篇数不多,伊却篇篇都是祖国文化遺产中的精华部分,并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全正确理解的。各位教师都是长时
-
伟大的进步科学家祖冲之
-
作者:舒群 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祖冲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 王安石变法 我国古代 圆周率 科学发展史 大明历 两条路线斗争 修正主义路线
-
描述:发展史上两条路
-
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价值 弗洛伊德 文艺创作 理论意义 汤显祖 古代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批评 我国古代 梦境描写
-
描述:李渔等踵事增华,使以梦释戏这一方法在戏曲批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
迷宫巧填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紧张程度 赛船 比喻 横向 黄鹤 事物 迷宫 手段 我国古代 降低
-
描述:横向1.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2.招揽别人来跟自己比试的手段;3.赛船;4.对事物的注意或控制的紧张程度降低下来;5.故人西辞黄鹤
-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
作者:郑小恒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身 积极作用 养德 我国古代 封建士大夫 诸葛亮 腐蚀作用 王安石 政治家 方志敏
-
描述:古代有识之士曾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古代封建士大夫、政治家都能看到修行、节俭对于保持道德操守的积极作用,看到奢靡对于人的精神腐蚀作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历史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例子很多。宋代宰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