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时的亵器
-
作者:魏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马桶 文明发展 说文解字 小便器 先秦典籍 周礼 西京杂记 厕所 职责
-
描述:厕所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些广泛使用的便溺之器,叫做亵器。亵器的名称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周礼·天官·玉府》中讲到玉府职责时,有掌王之燕服、衽席、床笫、及亵器。又有内监执亵器以从。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
-
我国文化中的“四”
-
作者:赵静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曲四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我国古代 卢照邻 骆宾王 黄庭坚 苏东坡 关汉卿 马致远
-
描述:我国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我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我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我国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义宾;
-
錞于述略
-
作者:李衍垣 来源:文物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出土 江西修水 博古图 石寨山 青铜乐器 贵州松桃 春秋 周礼 演奏方法
-
描述:錞于是我国古代一种青铜乐器,相传春秋左丘明所著的《国语·吴语》上就有"王乃秉枪,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的记载;《周礼·地官》"鼓人"条有"以金錞和鼓"的说法。而南北朝时,錞于
-
我国古代饮料与冷凉食品探源
-
作者:刘振亚 刘璞玉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果汁饮料 我国古代 齐民要术 冷饮 食品 果品 直接饮用 冰水 周礼 管理制度
-
描述:事记,其中记载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
-
明代书籍价格考——中国历代书价考之二
-
作者:袁逸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价格 翻刻本 书价 明万历 我国古代 胡应麟 交易中心 书坊 刻印
-
描述:了较详尽的记述:“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也。临安也。”北京,“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古及礼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瀚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也。灯市岁三日,城隍庙月
-
“象魏”——我国古代收藏法律文献的处所
-
作者:姚行地 来源:图书馆建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收藏法 法律文献 我国古代 图书馆 悬法 门阙 《周礼 古代政府 宫庭 中华书局
-
描述:的古文献中,有关“象魏”的记载是很多的。“象魏”原本是一种建筑物。它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宫庭前的一座大门楼。这种大门楼的本名叫做“雉门”(有的也说叫“应门”)。由于门的两边坚有两个可以登高远眺的高观,显得魏然高大,而且中间形成一个“缺”,因而又称为“高观”、“门阕”、“魏阙”;由于它是统治者独一无二的专门悬挂、公布和收藏各种法律文献的处
-
从《周礼》看我国先秦时期的兽医发展
-
作者:牛家藩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医学 先秦时期 医事 周礼 发展概况 兽医临床 科学知识 我国古代 社会经济 兽医学科
-
描述:医学也是如此。本文仅以《周礼》记载的有关兽医知识为主,辅以同时代的史籍记载,浅晰我国先秦时期传统兽医学科的发展概况,以利于我国兽医史的研究。鉴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错误难免,不当处尚望行家们赐教。
-
郑祖斌:《摇荡春风》
-
作者:源 来源: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我国古代 咏梅诗词 传统题材 晏几道 摇荡 王安石 清平乐 春风 工艺美
-
描述: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著名画家郑祖斌的《摇荡春风》,深得我国古代名家名句"诗境";一只栩栩如生的喜鹊,更增添了梅花报春的节庆气氛。无怪乎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张仃称郑祖斌梅花作品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咏王昭君诗赏析
-
作者:陈南先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毛延寿 文学作品 汉元帝 昭君故事 王安石 我国古代 诗歌 咏昭君诗 立意
-
描述: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
-
自然保护区简介(二)自然保护区发展史略
-
作者:王献溥 来源:生命世界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管理 我国古代 国家公园 土地合理利用 人类生存发展 总面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官职 周礼
-
描述:利用,山林、沼泽、河流、渔业和动植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