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6)
报纸(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
地方文献 (30)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4)
2012(3)
2011(4)
2010(3)
2007(3)
1998(5)
1997(2)
1995(2)
1994(4)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6)
中华戏曲(3)
北京纪事(1)
东方艺术(1)
上海采风月刊(1)
戏剧之家(上半月)(1)
中国文化报(1)
科技智囊(1)
昆明学院学报(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
作者:尹丽丽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出选本  散出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描述: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杜丽娘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从《牡丹亭》舞台传播看传统戏曲的传承
作者:尹丽丽  来源: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传播  戏曲传播  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描述:《牡丹亭》经历了百年的传播和演绎,经历了全本、散出选本和改编本三种演出形式,同时还经历了剧本结构、声腔、曲辞、表演的改编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在历史久远的舞台演绎过程中《牡丹亭》承载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经典特质,又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改和完善。这种传播丰富了戏曲舞台,同时也保护了古代的文化遗产。
汤显祖《牡丹亭》与澳门宗教文艺
作者:黎羌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澳门  明传奇  《牡丹亭》  宗教文艺 
描述:与身体力行有关.他到澳门的游历经历和在肇庆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的会面更加开拓了他的国际宗教文化视野.但是受时代因素的影响,他的剧作在具体运用异地文字方面亦不可避免地存在猎奇、错讹之瑕疵,其原因值得深究.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入手实现中国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从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人手实现中匡戏曲走出去:以昆曲为例:新概
作者:俞骁窈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昆曲  传统戏曲  对外文化交流  现代化  走出去 
描述: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特征基础上进行符合西方观众审美需求的传统戏曲现代化改造之路。
梦即生存:杜丽娘的生存场域
作者:邹元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牡丹亭》  艺术作品  杜丽娘  生存场域  贞节观 
描述:,来“惊梦”,来“冥誓”,来尽男欢女爱之常情.杜丽娘的形象正是曲折的表达了明代后期妇女的真实生存状态.汤显祖通过《牡丹亭》给了幽闭在闺阁中没有任何出路的思春女性一个神圣的幻觉式的宣泄情欲的时空.
四百年一梦到今宵:从青春版《牡丹亭》到轰动谈起
作者:金岩  来源:科技智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昆山腔  昆山腔  海盐腔  海盐腔  弋阳腔  弋阳腔  起源  起源 
描述:昆曲(昆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论《牡丹亭》中情、理、势“并露而周施”
作者:徐振贵 焦福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并露周施  并露周施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其创作主旨乃是歌颂至情战胜天理,这似乎已成为当前学界主流评论的共识。但本文认为,《牡丹亭》其实乃是情、理、势并露而周施,是儒释道三教既对立又日渐融合的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产物。
青春版《牡丹亭》启示录
作者:蔡少华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传承  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运作方式  白先勇  昆剧  启示录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演出过程,就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剧院探索昆曲艺术传承弘扬和艺术团体改革发展道路的实践过程。4年来,我们走过了令人兴奋的过程,青春《牡丹亭》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我想把它告之于大众。$$启示一 昆曲艺术是东方审美的极致体现,是精美的戏曲艺术,更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昆曲是中
优孟衣冠启后人:谈戏曲艺术的人物美
作者:凌宁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异彩纷呈  牡丹亭  衣冠  舞台  艺术反映  杜丽娘  艺术方式 
描述:有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梨园这两句警语说明:舞台上异彩纷呈的戏曲艺术,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生活的艺术方式,是凭借优孟衣冠塑造林林总总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反映的目的,是通过人物性格与命运这面镜子给人以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