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12(2)
198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
戏曲艺术(1)
戏曲研究(1)
当代电影(1)
昆曲电影简论
作者:缪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电影  昆曲电影  《牡丹亭》  《十五贯》 
描述:影片观后感和导演或演员的回忆性文章。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在前人研究戏曲电影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昆曲电影的影片本身及其稀少的记录资料,对为数不多的昆曲电影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首先,结合戏曲电影的历史进程,梳理出昆曲电影在戏曲电影中的历史位置及发展脉络,并结合戏曲电影的理论基础,给昆曲电影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将已有的昆曲电影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所分类别,结合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昆曲电影——《牡丹亭》和《十五贯》,阐释它们从舞台到银幕的电影化过程,从时空和意境两个方面对电影进行考量,探讨其电影化过程中的得与失。最后,总结昆曲电影拍摄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牡丹亭》的电影传播
作者:宋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传播  传播 
描述:》堪称经典,本文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对象,具体分析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从戏曲的艺术手段——唱、念、做,以及人物造型艺术——戏衣和化妆几方面入手,说明戏曲电影记录了《牡丹亭》戏曲艺术的舞台影像,电影的记录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保存手段,也是传播的基础,两部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起到了高浓度传播的作用。第二章主要分析戏曲电影中运用电影镜头(如长镜头、蒙太奇镜头和特写镜头),来表现提升戏曲艺术的表现空间。戏曲电影中真实的布景遵循戏曲的写意精神,不仅展示了绚丽缤纷的无限春色,更容易让观众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情感互动,也用电影特有的方式将戏曲推向了高雅化的极致。优秀的戏曲电影《游园惊梦》和《牡丹亭》,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戏曲影视艺术片的宝贵资源,才可以借助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载体,积极传播给子孙后代,传播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以一种完美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经典——《牡丹亭》。
两个版本昆曲电影《牡丹亭》中戏曲空间的电影化
作者:张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影机  摄影机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彩色电影  彩色电影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电影化  电影化  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  舞台空间  舞台空间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 
描述:充满张力与实验性的互动,暗示早期中国电影人期望创造一种中西合璧的电影艺术方式,令中国观众通过熟悉这种相对陌生新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