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梦
-
作者:郑汉明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感 马头山 游览 感悟 封闭式 石门 神秀 江西 法官 导游
-
描述:舌,便自觉的拉开距离,远远跟着。没想到,这种封闭式的自个游览观景,倒给了我时间思索和感悟。冠豸山,以其形似古时法官头戴的獬豸冠而得名,景区方圆23平方公里,集峰、岩、泉、雄奇、清丽、幽深诸多神秀
-
对于“渐变”的感悟与描绘:谈晏殊的《浣溪沙》及其他
-
作者:杨海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渐变 感悟 晏殊词 浣溪沙 宇宙人生 伤春 自然界 时序 光流 特色
-
描述:读晏殊词,有一点不能不重点提出,那就是他对"渐变"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绘。这一特色,即是大晏词最具魅力所在。试以他的名篇《浣溪沙》为例:
-
王安石:从仲永个案中感悟教育论
-
作者:宋子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个案 思考 教育论 事实 跟踪调查 概念区分 掌握 感悟 做诗
-
描述:王安石:从仲永个案中感悟教育论
-
咬文嚼字凸显语文本体
-
作者:罗涛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荷花 引导学生 人文性 工具性 昆明湖 王安石 感悟 思维 作者
-
描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为敲定一个“绿”字,费尽心血;“僧敲月下门”,贾岛为选定一个“敲”字,也几乎将“胡须”捻断。古人咬文嚼字的细致用心给今天的阅读教学铺垫了广阔的空间。课改
-
落花微雨说相思——吟晏几道《临江仙》
-
作者:泠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李清照 落花 相思 微雨 贾宝玉 小山词 感悟 作品 琵琶
-
描述:称解人之作。
-
感悟和谐
-
作者:赵廷河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 感悟 根本精神 《中庸》 《周礼》 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
-
描述: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原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后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
-
灵山源水-布衣
-
作者:颜长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吕惠卿 布衣 乡土文化 王安石变法 凄美 苏东坡 源水 感悟 海滨
-
描述:我总把灵源山奉若仪态万方的神尊,不仅因为它积淀着海滨邹鲁深厚的底蕴,曾填补过我心中一小片乡土文化的空白.还缘于浸寻深秋的山坳疏林时,探迹林知之墓,才憬然感悟一缕戢影凄美的魂魄,千百年来,就这么寂寂
-
感悟三株吴炳新的《消费论》什么是社会、组织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新 决定性因素 消费 社会 感悟 繁荣 组织 美国学者
-
描述:前不久,三株老总吴炳新先生从美国讲学回来。老友久未相见,热烈拥抱,其兴奋之情表明他此番美国讲学的成功。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次讲学受到了美国学者的欢迎,我也为他的巨著《消费论》成功出版表示祝贺。
-
珍惜当前
-
作者:浦晓婷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蜘蛛 北宋时期 人生 弱势群体 故事 父母 高三 晏殊词 感悟 甘露
-
描述:我无法感受到远在北宋时期晏殊所经历的无奈与痛苦,但是那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足以引发出我颇多的感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得不到’
-
人间何处不伤情:由《看社戏》感悟王英琦的悲悯情怀
-
作者:朱明秀 来源: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悯情怀 王英琦 感悟 社戏 伤情 文艺作品 生活现状 情感因素
-
描述:悲悯情怀是文艺作品中最能撼动人心的情感因素。当代作家王英琦.满含深情地关注底层人物的困苦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用朴实而真挚的叙述代替同情和呐喊,凸现农民们的生活诉求和灵魂挣扎。她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柔情.在平和的叙述中让人体悟到一股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