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富的人生体验执著的生命追问——评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
作者:刘纪新 来源: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感性 理性
-
描述:态的思考,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著追问,都将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相融合,使其创作不落俗套.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宋明理学“孔颜之乐”理论的发展线索
-
作者:李煌明 李红专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颜之乐 宋明理学 道德理性 发展线索 无我 周敦颐 陈献章 感性 罗汝芳 百姓日用
-
描述:宋明理学“孔颜之乐”理论的发展线索
-
汤显祖美学思想刍论
-
作者:宋炜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感性 程朱理学 艺术创作 哲学基础 艺术审美 先验本体 对立冲突 唯情论
-
描述: 一、汤显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要了解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就必须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出发。汤显祖生活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因素已缓慢地从社会内部滋生萌发,并相应地产生了与封建理学相抵牾相冲突的新思潮。
-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
作者:李兴茂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游记散文 苏轼 中国古代 表现手法 感性 地理沿革 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