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
作者:顾厚顺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
描述:陆象山的人性论源自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
作者:顾厚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
描述:陆象山的人性论源自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
作者:顾厚顺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
描述:陆象山的人性论源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
陆九渊“心学”与王阳明“心学”之比较
-
作者:谢东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心学 心即理 本心 良知 致良知
-
描述:“本心”与“良知”、“发明本心”与“致良知”等关键性概念,以朱熹理学作为参照,逐步地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形成原因。本文认为,陆、王心学虽然合以并称,归于一派系,但由于多种因素,他们看起来相似的理论、观念,实际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陆九渊心学十分注重树立道德主体性,虽然整体上有粗疏、沿袭、不够彻底的毛病,但其本身蕴含着广阔的理论开拓空间。而王阳明心学之于陆学,本质上是开出了“‘为道’的内在义路”。王学在整体上体现出圆融通透的品格,融心物、“心”“理”、知行、体用为一体,融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观为一体。王学本质上是对陆学的纯化、深化和超越。
-
本心与自由: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新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流派 心学体系 本心 心即理 道德自由 精神自由
-
描述: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宛如理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心",挖掘陆九渊以本心为核心建构心学体系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自由精神.?
-
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
-
作者:张昌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立过程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白鹿洞书院 伦理道德 修养方法 “求放心” 心即理 “心”
-
描述: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张昌琪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与朱熹对垒而立,独树一帜,创立心学。他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儒者,从小读书便与众不同。自谓“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确“比他人读得别些子。”(《象山全集》...
-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
作者:金春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哲学 陆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实际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心学,不过心学...
-
象山、阳明“心即理”说之比较
-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义理之心等;"理"的涵义则有自然规律
-
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作者:邓秀梅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杨简 王阳明 王畿 儒家易学 儒家心学 心即理 心即易
-
描述:陆、王心学一系对易理的诠释
-
中国宋学的历史贡献
-
作者:姜国柱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宇宙万物 本体 “理” “太极” 吕祖谦 陆九渊 王安石 朱子语类 象数学 心即理
-
描述:宋学主要是指宋代学术与文化。宋学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其思想的高超.理论的成熟,体系的完整,层面的深广,影响的巨大等,都是同时代世界学术思想中所仅见的,许多思想、理论至今仍有其学术和价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