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王安石散文创作中的思维类型
作者:李小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散文  王安石散文  政治思维  政治思维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 
描述:鲜明的体现。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其散文的渗透。 第二章阐述王安石散文呈现的形象思维。文学形象思维的特点可概括为生动具体的可感性、由象到质的显质性、内心情感的强烈性和语言的艺术性
古代诗歌运用“比、兴”的特点及其发展
作者:陈祥耀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朱熹  统治阶级  毛传  古代诗歌  领袖  孔颖达  王安石  发展情况  形象思维 
描述: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我国古代诗歌最早突出地运用“比、兴”的是《诗经》中的作品。《诗经》运用“比、兴
读诗札记二则
作者:吴小如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维诗  王安石  庄子  形象思维  垂杨  林希逸  唐人  引文  洪迈  注本 
描述: (一)说王维《老将行》“今日垂杨生左肘”唐人王维《老将行》是名篇,自明清以来即屡经选家收入选本。其中有两句写老将今昔沧桑之感云:昔时飞箭(一本作“雀”)无全目,今日垂
《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精神
作者:张庆利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艺术精神  李仲蒙  朱熹  诗集传  王应麟  重要方法  起情  艺术作用  形象思维 
描述:”(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
略论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
作者:谌兆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六义  观念  艺术方法  实际过程  六诗  发展  形象思维  周礼  特殊规律 
描述:能够进一步深入。为此,本文拟就赋、比、兴观念的演进和发展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学者。赋、比、兴之说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里所谓“六诗”,是说六种样式的诗歌,语意是十分明确的。《周礼》系先秦故书,儒家经典,可见,先秦时期赋、比、兴乃是三种诗体,这也就是赋、比、兴的
浅谈宋诗中的形象思维
作者:孙文葵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唐宋诗  唐诗  古代诗歌  苏轼  古典诗歌  历史继承性  社会主义文化  王安石  欧阳修 
描述:糟粕”,使新诗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
漫话谜语诗
作者:舒兴国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语  民间文学  形象思维  创作  王安石  诗歌  幽默诙谐  表现方法  形神俱似  人生价值 
描述:撑船用的竹篙的谜语诗:
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描述:书实在叫得太响了,在同类书中,它大概是发行次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了,偶去书店见了,下决心买一本。回家看了看,果然与众不同。其序就是一篇研究宋诗的好文章。此书是作者下了两年工夫看了许多原始材料之后精选而成的,与世上拼凑之作大不相同。它有自己的风格,所选80人的小传、诗的注释均不受题材拘束,也没有统一的格式,随意地谈开去。如小传不像一般人只说简历,他要说些别的,在徐玑传中讥讽叶适不善写诗犹如不善飞的鸵鸟,韩驹传里说苏辙有爱给人戴高帽子的毛病。如注释,往往涉及古今中外相关的或者不甚相关的内容。他善于联想,又有生动的比喻,有时辛辣,甚至有些滑稽。做学问累了,看一下它,是最佳的调节。于是,我把它放在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香...
略论宋代哲理诗
作者:金舒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宋代诗人  庐山  宋诗  理趣  王安石  形象思维  新品种  唐诗  飞来峰 
描述: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有宋诗的风貌。后者的特色在哲理诗这个新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哲理诗,简而言之就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某种引人思考的哲学意味。宋代哲理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古典诗歌也含逻辑
作者:唐金龙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相似之处  艺术形象  王安石  梅花  寒山  因果联系  事物 
描述:鉴赏古典诗歌,人们一般能注意到其中的形象思维,并对此加以充分分析,却忽视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从而较难全面地理解作品的真正意蕴。形象思维不能排斥逻辑思维,而且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诗人对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