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蔑以加于此矣!”——《左传·季札观周礼》
作者:黄永厚  来源:书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抗非”  形容词 
描述:“蔑以加于此矣!”——《左传·季札观周礼》
《牡丹亭》与《紫钗记》形容词研究
作者:程建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紫钗记》  形容词  语音形式  结构类型  句法功能 
描述:《紫钗记》形容词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结构类别对《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做定量分析。《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非常丰富,复音词占有绝对优势。因为《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多音节形容词结构
《周礼‧考工记》名形动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作者:李亚明  来源:淡江中文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  形容词  动词  语义  语法  考工记 
描述:《周礼‧考工记》名形动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元曲疑难词语辨义
作者:刘瑞明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疑难词语  “七林林”  形容词  象声词  特殊词义  戏曲词语  元曲  《谢天香》  《牡丹亭》  词尾 
描述:元曲疑难词语辨义刘瑞明元曲中有许多词语,因为未紧扣语素的音或义,未察知词的理据曲折,仅从语句相关事理来认定词义,便未得其确。所释纷坛无准,宽泛游移,混乱多歧。本文对一些形音义互有异同的词,作一探讨。【大厮八、大四八、大厮把;/大厮;/大四至、广张四至...
“春风又绿江南岸”句质疑
作者:张德鸿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独创性  春风  洪迈  泊船  形容词  故事  名句  动词  北宋 
描述:。改为‘过’,复圈去
漫谈“诗眼”和“词眼”
作者:陈志明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形容词  动词  五言诗  七言诗  王安石  采采  薄言  锻炼  完全句 
描述:相传张僧繇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诗眼,词眼,有似于此。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
文言教材疑点辨析
作者:高仲科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释  王安石  初中语文  高中  形容词  书信  孟子  答司马谏议书  屈原  辨析 
描述:《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高中第一册《国殇》:“出不
文言难句解析
作者:黄岳州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修辞学  文言  王安石  对偶句  动词  西蜀  南阳  兼性  工整 
描述:《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绿”和“青”原来都是形容词,但这里有动词意味,意思是晖映绿色、呈现青葱。修辞学称这种现象为“兼性”。又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作者:祝嘉鹏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二章》  课文注释  “行”  词语  意思独立  节奏  初中语文  形容词  整体风格  现行教材 
描述:“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生猛”记者李浩明
作者:乐思蜀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放日报  记者  新闻界  上海  形容词  生猛海鲜  阿兰  医药行业  胃出血  报告文学 
描述:猛得很。近三年里,上海报刊上李浩明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了,高得让人疑心上海新闻界是否有几个同名同姓的李浩明;有人不解李浩明何以在三年内便在新闻界做了“大户”,此人来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