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费并轨不应是改革的终点
-
作者:李嗣水 刘振天 姜茂徐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录取标准 自费生 生均成本 办学自主权 收费制度 录取分数线 办学条件 录取线 高收费 双轨制
-
描述:收费并轨不应是改革的终点李嗣水刘振天姜茂徐缴费上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实施的一大举措。而缴费本身,经历了一个由“双轨”到“并轨”的过程。应该说,这个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演化,标志着多渠道投资模式的最终确立。据统计,在并轨前1...
-
欧阳修慧眼荐才
-
作者:向邦文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奖掖后进 仕宦生涯 举荐人才 录取标准 文学家 人生经历
-
描述:否,不论恩怨如何,他都热情扶持,竭诚荐举。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曾巩、苏询、苏转、苏辙,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携、举荐。王安石自幼喜读诗书,据说能过目不忘而至终生。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欧阳修读了王安石的诗后,非常赏识,到处为之延誉,他欣然写诗《赠王介甫》,其中有“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之句,将王安五比作李白和韩愈。后来,他向朝廷举荐王安石为相。王安石以后成为一代名相,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巩出于欧阳修门下。他自幼嗜学,才华出众,十二岁时就显露了非凡的文才。由于考官墨守成规,他考进士时未被录取。曾巩对此耿耿于怀。欧阳修特地修书于他,热情赞扬他的才学和上进精神,对当时的考试办法和录取标准坦陈己见,表示不满,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考官墨守成规,推卸责任,不能选拔真正的有用之才。欧阳修热情地鼓励曾巩,不要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