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为什么钟情梦境:汤显祖的戏剧与人生
-
作者:王军利 来源:大舞台(双月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莎士比亚 戏剧史 张居正 封建礼教 梦境 人生 临川四梦
-
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就在西方为莎士比亚的戏剧神魂颠倒的同时,东方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也正以同样的魅力征服着世人。《牡丹亭》一
-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
作者:张心阳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孙中山 思想大解放 改革开放 王安石 康有为 张居正 邓小平 说话声音 先驱
-
描述:卫鞅也好,王安石也好,张居正也好,康有为也好,孙中山也好,都是当时解放思想的先驱,但同时也是说话声音最大的人,代表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解放思想与让人说话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
汤显祖及其《邯郸记》
-
作者:李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戏曲研究 临川四梦 思想意义 王骥德 牡丹亭 佛道思想 张居正 人生态度
-
描述:,被后人笑为点金成铁的孟浪汉。王骥德却认为此记曲词胜《牡丹亭》,曰: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采,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天纵,匪由人造。吕天
-
一部不该淡忘的古典正剧:论汤显祖《紫钗记》
-
作者:朱捷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李益 张居正 牡丹亭 戏曲小说 太尉 审美创造 明代 艺术创作
-
描述:汤显祖早期,约在明代万历五年(1577)至万历七年(1579)之间,曾和友人谢九紫等合作,把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改编为传奇剧本《紫箫记》;而过了十年之久,约在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前后,他在经历人世社会的磨炼较深、对艺术天地的领略较切的已臻成熟的时期,在痛心、愤
-
明朝男人很时尚
-
作者:裴钰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朝 时尚 男人 张居正 王安石 品位 历史传统 生活 万历年间 衣服
-
描述:时髦与品质无关,只与心态有关。现在,服饰、化妆、美容这些事儿,好像只是属于女人,如果我们身边有位男士很注意生活的品位,重视自己的服装搭配、每天都精心化妆,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位男士有点怪,太娘娘腔,或是没有男人
-
状元的另类录取
-
作者:萧源锦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状元 张居正 科举考试制度 文天祥 皇帝 书法 汤显祖 科举取士 试卷 士子
-
描述: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考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光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
-
宰相做事也多难
-
作者:顾伯冲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宰相 商鞅 王安石 阶级观念 体制 改革成功 皇帝 既得利益 原因
-
描述: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这样的想做事、能做事的宰相,生前事业开展得轰轰烈烈,一旦倒下,却狼狈不堪。每每重温历史,欲究其原因,过去按照阶级观念来分析,大多数人肯定会直指那个时代、那个体制、那个皇帝老儿
-
愿以深心奉尘刹
-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 封建社会后期 企业所得税 考成法 庶吉士 翰林院 狠抓落实 岗位责任制 公元
-
描述:被明朝人誉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是与秦代商鞅、宋代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初期、中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之一。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张居正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
-
摆摆他们的龙门阵
-
作者:叶茂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门阵 曾国藩 王安石 张居正 屈原 齐景公 官场 晏子 解缙 养马
-
描述:俗话说得好啊":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官员在精彩的历史滚滚长河中,露了一脸。没有他们,我们的历史文化没有那么精彩。细细品来,这些性情棱角四现、悲苦挣扎的脸谱,实在可堪今人再次玩味。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龙门阵中谈。
-
中国历史上不得善终的改革者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国方略 各种利益关系 王安石 变法维新 变法改革 张居正 中国历史 王莽 历史上 改革者
-
描述:历史上每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组织,这也是改革遭到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因此,变法者大多下场凄惨,要么郁郁寡欢度过残生,要么被迫流亡、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