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04
(3)
2001
(3)
2000
(2)
1999
(3)
1998
(3)
1997
(4)
1995
(3)
1990
(1)
1983
(1)
1982
(1)
按来源分组
近代史研究
(2)
书法赏评
(2)
发展
(1)
学术界
(1)
文献
(1)
孔子研究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1)
陕西教育
(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周礼
孙中山
北碑
康有为
治乱
春秋左氏传
王莽
梁启超
唯心主义
书画同源
古文经学
国子监
司马光
古学
士大夫
孔子弟子
司马相如
孔子
《短歌行》
女性
复辟派
孝文帝
专制统治
启功
孙诒让
创作
冰洞
人生境遇
南派
启示
首页
>
根据【关键词:康有为】搜索到相关结果
45
条
康有为
早期礼学思想发微
作者:
杨君
田海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礼学
教学通议
周礼
描述:
康有为
早期礼学思想的形成以其早年教育为主要背景,集中体现在《教学通议》一书中,以尊崇《周礼》为其鲜明的特色。
康有为
早期礼学思想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传统,并孕有近代维新变法的政治因子,是
康有为
爱国主义与改革发展
作者:
李中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描述:
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发展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改革都有着本质不同。
李瑞清书法与《郑文公碑》
作者:
陈远鸣
来源:
书法赏评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李瑞清
《广艺舟双楫》
郑道昭
包世臣
康有为
北碑
描述:
具。”清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则谓:“高气秀韵,馨芬溢目”。列为“妙品上”的首位。
历史名人与澳门
作者:
黄德晟
来源:
陕西教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门
历史名人
林则徐
康有为
文天祥
《知新报》
《海国图志》
汤显祖
维新变法
《牡丹亭》
描述:
父母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
作者:
杨向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
今文经学
《周官》
孔子
古学
《周礼》
学术思想研究
《左传》
描述:
深的专家学者反映,这种高层次的把《春秋》经、传,齐学、鲁学放在一起进行研讨的大型学术会议,至少自辛亥革命以来是第一次。从本期起,我们首先发表杨向奎等先生为大会提交的论文,以后将陆续选择部分论文在本刊刊发,以飨读者。同时也想把这个“经学论苑”栏目继续办下去,希望专家学者赐稿。
康有为
和廖平的一桩学术公案
作者:
房德邻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廖平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学术
《周礼》
公案
范文澜
古文学
治乱
描述:
康有为
和廖平之间有一桩著名的学术公案:廖平说
康有为
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借鉴了他的《辟刘篇》和《知圣篇》,
康有为
却委婉否认。后人多相信廖平的说法。例如范文澜说:“广东的
康有为
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作者:
方光华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刘师培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春秋》
《周礼》
春秋左氏传
学术史
学术思想
康有为
描述:
试论刘师培对《左传》的整理和研究
《周官》略考
作者:
詹剑峰
来源:
文献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儒家
周礼
孔子
原始材料
典籍
春秋
康有为
王莽
伪造
描述:
的论证,今人如郭沫若《周官质疑》、董作宾的《周公测量台之调查报告》等书的考据,均未曾提出加以商榷,而剑峰同志已作古人.兹将剑峰同志原文发表,供同志们参考。
康有为
的“托古改制”论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及命运
作者:
汤奇学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学中源”说
康有为
托古改制
梁启超
今文经学
《周礼》
郑观应
资产阶级改良派
《饮冰室文集》
《孔子改制考》
描述:
康有为
的“托古改制”论与“西学中源”说的关系及命运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
作者:
郝树声
来源:
发展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之争
今文经学
意识形态
《公羊传》
《周礼》
独尊儒术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唯心主义
龚自珍
描述: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导向·郝树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到清末二千年间,儒家思想一直居于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汉代设五经博士,把上古流传下来并经孔子整理删定的《诗》、《书》、《礼》、《...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