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观感
-
作者:伦毅杰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观感 中国古典戏剧 中国昆曲 汤显祖 布莱希特 灯光师 《蝴蝶夫人》 白先勇 结构逻辑
-
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牡丹亭上 三生路……”明汤显祖名作《牡丹亭》历经四百 多年沧桑,作为北京第七届国际艺术节唯一的 一部中国古典经典戏曲,于10月21日、22、23 日在北京世纪剧院隆重上演。这部荡气回肠的 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 现代人。$$ 从现场观众的异乎寻常的热烈
-
宗教思维与戏剧思维
-
作者:陈世雄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教思维 宗教仪式 戏剧思维 汤显祖 拟人化 宗教剧 伊斯兰教 莎士比亚悲剧 布莱希特 艺术思维
-
描述:获得自由的机制,而且必须重视宗教对戏剧发生某些积极影响的事实;在“文明冲突”论受到普遍关注的今天,宗教与戏剧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
贫乏的批评
-
作者:李鸿然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果戈理 艺术个性 艺术把握 文化保守主义 作品 布莱希特 王安石 鲁迅 中国古代戏曲
-
描述:贫乏的批评
-
钩沉积、立国学、出高致:简评高宇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
-
作者:金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戏曲艺术 表现方式 戏剧发展 焦菊隐 舞台演出 中国戏剧 艺术家 布莱希特
-
描述:脚本到剧场演出之间,竟没有阐释并体现剧本主题,将歌、舞、科、白总其成,赋以形,付诸演出的中心人物,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前辈艺术家焦菊隐、欧阳予倩
-
阅读教学离不开“陌生化”
-
作者:宋斌 来源:辽宁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陌生化 阅读教学 文本 引导学生 学生阅读 布莱希特 阅读过程 王安石 创作过程 实现
-
描述:到台上的换景、换人等过程,也就是适当地把戏剧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观众,以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作者的创作成果,而不是过程
-
反思作为思想的道路
-
作者:邹元江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陌生化效果 梅兰芳 汤显祖 中国戏曲艺术 丑角 布莱希特 审美特征 审美创造 表演体系 戏剧艺术
-
描述:人文化素养的先天不足。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尤其是中学——华中